申論作文該怎么寫,怎么練,怎么提高水平呢?
一、申論的框架
1、文章的框架。申論說到底就是一篇文章。文章的結構無外乎,標題+起、承、轉(zhuǎn)、合四個部分。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做法:第一種,直截了當。比如:“經(jīng)濟轉(zhuǎn)型迫在眉睫”、“世博答卷”、“世博遺產(chǎn)”、“加快城鄉(xiāng)一體,推動共享發(fā)展”,等等。這種標題的好處是重點突出,缺點是如果命題錯誤,則無回旋余地。另一種,意蘊深遠。比如,談到糧食安全、土地問題、農(nóng)業(yè)問題,可以用“命脈”;談到反腐倡廉、潛規(guī)則、網(wǎng)絡監(jiān)督等,可以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流言止于公開,信任源于透明”等。這種標題好處是有意境、有回旋,缺點是要做到一語雙關、意蘊深遠,很難。還有一點,兩段式標題,不能是簡單的語義重復!凹涌斐青l(xiāng)一體,推進共享發(fā)展”,前為措施,后為結果;“流言止于公開,信任源于透明”,前是治標,后是治本,都有所遞進,有所不同。盡量少用三段式標題。
起、承、轉(zhuǎn)、合,是文章的天然結構。起,切入口要小,以小見大;主題明確,開門見山。承,要連貫自然、不留痕跡,往往是從小到大、從淺入深。轉(zhuǎn),要由表及里、深化主題,是最見功力的部分。合,要綜合全文、百川入海,既呼應主題,又意猶未盡。
2、段落的框架。段落是文章最基本、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導語+內(nèi)容。其中,又以導語更為關鍵。
導語要導的好、導的妙,實非易事。然而,一個好的導語往往勝過整段的論述。以前曾參與省公務員考試閱卷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閱大作文,剛開始是1分鐘一份,后來趕時間,28秒一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基本上只看標題、開頭、每段導語、結尾,其他的只是瀏覽一下。
導語,最好是判斷句,或者用名人名言,既有意蘊,又有說服力。比如:講要提高思想認識,可以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毛)”;講發(fā)展與穩(wěn)定的關系,可以用“發(fā)展是硬道理,穩(wěn)定是硬任務(胡)”;講基本工作的重要性,可以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毛)”。這是一個搜集和體會的過程。
段落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屬于對導語的解釋和論證。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論證一般情況下,至少要有三個層次。如果連三個論據(jù)都沒有,就沒有說服力,而且難以成文。各個層次之間,相互并列或逐層遞進,不可層次不分、邏輯混亂。
3、句子的框架。句子是文章最基礎的單位。公文的句子,其特殊之處就在于每個句子都意有所指,包含著要做的一件具體工作的具體內(nèi)容。公文句子的大概框架是:目標+措施+結果。比如:要圍繞農(nóng)民增收這一核心(目標),著力提升工資性收入(措施一),增加財產(chǎn)性、經(jīng)營性收入(措施二),拓寬物業(yè)性收入等增收渠道(措施三),構建農(nóng)民穩(wěn)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結果)。
附:判斷句
判斷句是公文寫作中最重要的句子,也是申論中表明立場、表現(xiàn)觀點最重要的句子。判斷句是對事物、形勢的蓋棺定論,因此一要準確,二不能與官方立場相悖。比如,從中央到地方,都講“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最困難的一年”,因此,“難”就是主調(diào),不能改變。但是,呼應官方判斷,并不等于一成不變。在“難”的基礎上,可以結合各自實際,略作變通加以表述,既突出形勢之難,又肯定工作成績。比如,“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最困難的一年,也是(地區(qū))戰(zhàn)勝壓力挑戰(zhàn)、實現(xiàn)更大發(fā)展的一年。”
句子的修辭
準確、樸實、有力是申論句子的基本要求。申論不是散文,辭藻不必華麗,如果運用修辭不當,只能適得其反。一要多用短句。中文不同于英語,本來就是以短見長。短而精當、短而有力的句子是最好的。長句,如有可能,盡量拆分為幾個短句。二要勤用對仗。對仗比較朗朗上口,也是中文中常見的一種“對稱美”。如有可能,盡量對仗。三是慎用排比。排比句有氣勢、顯文采。但是,要形成排比本身就比較難,排比要言而有物、層層遞進,則更難。因此,建議慎用排比。若用,也盡量用在結尾,因為結尾已經(jīng)比較虛了。四是少用比喻、設問。比喻、設問是毛澤東在文章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段,確實比較生動。不過,在考試中,為求穩(wěn)健,如無把握,還是少用為妙。
當然,萬事不可拘泥。在表達準確的基礎上,長短穿插,修辭多變,文章更富變化、更有層次自然更能得高分。
二、申論的材料
既然是給定材料,自然有其用處。材料所提供的觀點,往往不是單一的,有的是明顯沖突,有的是潛在沖突,一定要好好用上級政策的尺子“量一量”這些觀點。一般情況下,只要對政策要求掌握比較到位,應該不會被迷惑。
在仔細甄別的基礎上,基本上可以將材料劃分為兩類:支持觀點和反駁觀點。支持觀點的,在文章中大膽引用;反駁觀點的,作為反面典型,略作批駁,作為補充。值得注意的是,申論當以立論為主,批駁成分不宜太多。
實際上,用了材料之后,寫申論就成了做“裁縫”,不用自己寫幾個字:衣服的款式是觀點,布料是材料,針線是段落和句子,人工是自己。只要寫個好標題,寫個好開頭,寫個好結尾,寫幾個好導語,再把材料排列組合,做好之間的承接即可。
另外,堅持官方思路觀點,并不等于縛手縛腳、不敢講話。申論要獲得高分,一定還要敢于寫、敢說話、敢于表達觀點。在符合政策要求和選定觀點的前提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與材料中的數(shù)據(jù)、言論相互交織、一氣呵成,就是一篇好的申論。
三、申論的卷面
卷面如人臉。一張賞心悅目的卷面可以為考生加分不少。
一是字要好。一把濫字毀前程。這方面我吃虧很大。不多說,在答卷的過程中要盡量把字寫好。
二是布局均勻。文章寫作,基本上要是“橄欖形”:兩頭小、中間大。開頭簡短有力、開門見山,中間則要論證充分、措施得當,結尾觀點鮮明、意蘊悠長,因此必然是個“橄欖形”。要注意的是,在中間論證的各個層次之間,也要“肥瘦均勻”,不能有某段顯得太少,三兩句話結束戰(zhàn)斗,給人論證不足的感覺;也不能因為對某個問題看的比較深,某項措施想的比較周全,就特別突出某一段,過猶不及。解決方法,無非合并拆分、正話反說反話正說:長則拆,分為幾點;短則和,并為一點;內(nèi)容不夠,正面說完反面說,反面說完正面說,等等。總之,論證要盡量均勻。
作一個具體計算,以800字、20*40稿紙計,共40行。標題+空段占2行,開頭、結尾各3行,剩32行。起、承、轉(zhuǎn)、合,各需8行,160字。導語10字左右,余150字。分3-4項措施,每項40字左右。“句子的框架”中關于農(nóng)民增收的例子已達60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