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觀察學習與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班杜拉認為人后天學習有兩類:直接經(jīng)驗學習和間接經(jīng)驗學習(觀察學習)
2、觀察學習:個體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xiàn)(自己不必實際參與活動)即可獲得的學習。在某些情境下,只根據(jù)觀察別人的直接經(jīng)驗的后果,就可以在間接中學到某種行為。也稱為“替代學習”。
3、學習情境中的刺激:名義刺激和功能刺激。
4、觀察學習的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xiàn)過程、動機過程。
社會學習理論關于學習影響因素的基本觀點:
5、交互作用:(1)第一種交互作用“單向的相互作用論”(2)第二種交互作用“雙向的相互作用論”(3)第三種交互作用“三元交互作用”,認為個體、環(huán)境與行為因素是交互決定的,三因素彼此交互影響。個體的學習因素是前因決定因素與后果決定因素的函數(shù)。前因決定因素既包括個體因素,也包括某些環(huán)境因素;后果決定因素主要指行為的結果,可以來自外部環(huán)境也可以來自內部,由自我引發(fā)。
6、模仿的四種方式:(1)直接模仿(2)綜合模仿(3)象征模仿(4)抽象模仿
7、反應結果具有:信息功能、動機功能、強化功能。
8、強化:除了傳統(tǒng)的外部強化,還包括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1)替代強化:指人們人們通過他人行為受到獎懲的觀察而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的過程。
(2)自我強化:根據(jù)自己設立的一些行為標準,以自我獎懲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jié)。自我強化是人類特有的現(xiàn)象。
(3)班杜拉認為:強化不是提高行為出現(xiàn)概率的直接原因,在學習中沒有強化也能獲取有關信息,形成新的行為模式,強化在學習中的作用在于它能夠激發(fā)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jié)人的行為。這種作用是人在認知了行為與強化之間的依存關系后所產(chǎn)生的對下步強化的期待。他把期待區(qū)分為: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9、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指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即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判斷。(1)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的途徑:行為的成敗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語言說服、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①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②影響人們在困難任務前的態(tài)度;③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及習得行為的表現(xiàn);④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10、示范教學:“示范”是觀察所學習的對象。包括:真實的示范、象征性示范、創(chuàng)造性示范。
(1)示范過程:①在教學情境中確認適當?shù)陌駱英诮⑿袨榈臋C能價值③引導學習者的認知和動作再造過程。
(2)觀察學習的教學步驟:①分析擬示范的行為②建立行為的功能性價值并選擇行為的示范者③發(fā)展教學序列④實施引導學習者認知和動作再生過程的教學。
11、對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評價:P95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