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答案 |
13.“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學原則。
A.系統(tǒng)性
B.啟發(fā)性
C.思想性
D.鞏固性
14.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滿足于“授人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這說明教學中應該重視( )
A.傳授學生知識
B.發(fā)展學生能力
C.培養(yǎng)學生個性
D.養(yǎng)成學生品德 15.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
A.知識.智力.能力
B.基本知識.基本技能;A性學力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知識.智力.情感
16.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jù)(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xié)調(diào)性
C.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
D.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17.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表、幻燈片、電視片等,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從觀察中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研究問題的情境,學生為解決直觀感知中帶來的疑問,產(chǎn)生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這種導入方式稱之為( )。
A.直觀導入
B.練習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18.人際關(guān)系的形成與變化,取決于交往雙方( )。
A.修養(yǎng)和處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與方法
D.需要滿足的程度
19.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本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強化.但通過觀察他人某種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chǎn)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內(nèi)在強化
B.負強化
C.替代強化
D.無意強化
20.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2.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3.簡述動機及其功能。
4.為什么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響?
5.簡述如何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三、材料分析題
1.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派車”的教學片斷:
(1)出示問題:假期里,我們班將組織25名優(yōu)秀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夏令營,學校安排面包車、小轎車兩種車接送。其中面包車每輛限乘8人,小轎車每輛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師.你將如何派車?
(2)學生獨立思考后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學生匯報:
生l:派2輛面包車和3輛小轎車,算式:2×8=16(人)3×3=9(人)。
師:掌聲鼓勵!
生2:派4輛面包車,留7個坐位放行李。算式:8x4—7=25(人)
生3:派5輛面包車。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3:每輛面包車坐5人,留3個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師:也可以!
生4:派6輛面包車,其中5輛面包車每輛坐4人,一輛坐5人,空位放行李。
學生海闊天空地答,而教師不管學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學的民主,體現(xiàn)“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待過了20分鐘,學生說出了ll種派車方案(其中有8種方案空位超過一輛車的坐位)時,教師小結(jié)并布置了練習:同學們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案,每種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師,共有29人,你又會怎樣派車呢?
問題:
從解題策略多樣化要注意的有關(guān)問題的角度分析本材料。 2.以下是兩位教師用“一起”造句的兩種不同設計:
設計一:(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獨立準備;(3)指名交流。
設計二:(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獨立準備;(3)小組長組織交流各人 的句子。選出最佳句子;(4)小組內(nèi)修改、練說最佳句子,準備參加班級交流;(5)各小組匯報交流.評出最佳句子。
問題:
試從學生參與、學習方式轉(zhuǎn)變、語言發(fā)展等方面綜合評述。
四、教學設計趣
設計一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方案。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