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 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神話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后,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么不同?”學生甲回答:“古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tǒng),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苯處燑c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里則是一片寧靜。
請對教師的“點評”進行點評。
參考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學中教學片斷的分析。
【參考答案】(1)教室里出現(xiàn)“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chǎn)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相對于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fā)言的并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jīng)過認真思考,已經(jīng)找到了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xù)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3)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師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素養(yǎng),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循循善誘,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27 記得在一個寒冬的早晨,北風呼呼地刮著。同學們在上早讀,書聲朗朗。我剛到校,來到班上,手插在褲兜里,臉對著全班同學。這時,一個學生走進教室。我大聲說:“××,你為什么又遲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聽到有人嘰咕:“……自己也遲到……”一個女同學正在向旁邊的同學使眼色,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我心頭一驚,正要發(fā)作的火一下子熄滅了。這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思。平時,一些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沒有重視,給學生造成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課上,有的學生被叫到前邊板演,寫完后隨手粉筆往臺上一扔,沒有輕輕地放回粉筆盒;小干部用教鞭敲擊講臺面要同學安靜下來……這不都是我的行為在學生身上的再現(xiàn)嗎?我感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十分審慎。數(shù)十雙眼睛好像數(shù)十面明澈澈的鏡子,照得教師毫發(fā)畢現(xiàn),不容你有絲毫的懈怠。
問題:
(1)案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為什么?
(2)案例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參考解析
【參考答案】(1)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范,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本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jié),“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臺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造成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都在對學生進行示范。 (2)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jié)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