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教學設計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名師詳解】《札記·學記》中有“不陵節(jié)而施謂之孫”,意思是不超過學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叫做合乎順序。因此“不陵節(jié)而施”體現(xiàn)的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課外活動的作用”。
【名師詳解】課外、校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廣闊天地,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
3.【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學校管理”。
【名師詳解】教務行政管理是指教導處的具體業(yè)務工作,主要有招生、編班、排課表、學籍管理與成績統(tǒng)計、管理圖書儀器和編制教務表冊等工作。
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育科學研究”。
【名師詳解】三次文獻,又稱參考性文獻,指在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將某一范圍內(nèi)的一次文獻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綜合濃縮而成的參考性文獻,專題研究報告就屬于三次文獻。相較于一次和二次文獻,三次文獻具有主觀綜合性質,覆蓋面寬,信息量大,濃縮度高。
5.【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生指導”。
【名師詳解】略
6.【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常見的教學過程組織形式”。
【名師詳解】略
7.【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要心理學流派的辨別”。
【名師詳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心理學研究的焦點應該放在那些“自我實現(xiàn)”的人身上,本題中突出了“自我實現(xiàn)”的作用。本題正確答案為A。
8.【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班級活動”。
【名師詳解】略
9.【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英語學科課程標準的主要內(nèi)容”。
【名師詳解】《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畢業(yè)生的英語詞匯要求,即二級詞匯要求為:(1)知道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2)知道要根據(jù)單詞的音、義、形來學習詞匯。(3)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并能初步運用400個左右的單詞表達二級規(guī)定的相應話題。故本題選C。
10.【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名師詳解】研究總是以不斷學習為基礎的。所以,通過教師學習,教師才會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可以正常進行。
11.【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育學的基礎知識”。
【名師詳解】“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句話出自《論語》的“憲問篇”。
12.【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名師詳解】教學互動方式的多向性有利于發(fā)揚民主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1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過程性評價的內(nèi)涵”。
【名師詳解】過程性評價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促進評價過程和學習過程相融合,傾向于過程與發(fā)展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說,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狀態(tài)、行為,過程評價是對課程實施意義上的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的三位一體的評價,是采取目標和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主張采用內(nèi)外結合、開放式的形式來做,主張評價過程和教學過程的交叉和融合,評價主體與客體的互動與整合。過程性評價的功能包括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水平作出判斷,肯定成績,找出問題,促進學生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積極的反思,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習的方式方法。
1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
【名師詳解】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包括提綱式、點評式、專項式和隨筆式等。
1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信息技術的特征”。
【名師詳解】網(wǎng)絡中去個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的空間內(nèi),個體喪失其同一性和責任感的一種現(xiàn)象。在網(wǎng)絡中去個性化狀態(tài)下個體的行為責任意識會明顯喪失,從而導致個體做出在現(xiàn)實社會中通常不會做的事情。
個體在網(wǎng)絡中去個性化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可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消極表現(xiàn)主要有:(1)個體違規(guī)行為增加;(2)個體羞辱感淡化;(3)個體自我評價降低;(4)個體自控能力降低。積極表現(xiàn)主要有:(1)利他行為增加;(2)不斷自我超越。如現(xiàn)實中害羞者可能是網(wǎng)絡中的大膽者,現(xiàn)實中的孤僻少言者可能在網(wǎng)絡中呈現(xiàn)出熱情主動、能言善辨的個性特征。故本題選8。
16.【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
【名師詳解】小學低年級兒童主要以社會反映作為自己情感體驗的依據(jù),中年級兒童則主要以一定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為依據(jù)。
17.【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課程理論流派”。
【名師詳解】布魯納提出的是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強調(diào)學科的結構。
18.【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
【名師詳解】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對于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實際、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小學生自控能力弱、依賴性強等特點,小學各科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練習法。
19.【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類型”。
【名師詳解】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類型包括:(1)診斷性評價,是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前進行的評價,目的是了解學生對開始的學習內(nèi)容的“準備程度”,了解學生的興趣、個性背景、才能、知識技能等情況;(2)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評價,是評價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學的效果,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陷;(3)總結性評價,屬于教學后的評價,一般在學期末或學年末進行。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在一學期或一學年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對教學效果做出比較全面的綜合性的總結和成績評定,給學生劃分等級,也評定教學方案的有效性。
20.【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科技活動的內(nèi)涵”。
【名師詳解】小學科技活動是小學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科技活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以培養(yǎng)小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有計劃的活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