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51、簡述學習動機的功能。
52、為什么說環(huán)境在兒童身心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決定作用?
53、小學課堂總結(jié)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54、簡述操作技能的特點。
55、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guān)系。
56、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新課程理念下,你認為教師如何“分析教材”?
57、簡述古代學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58、簡述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的貫徹要求。
59、簡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guān)系。
60、常見的認知風格有哪些?
61、簡述元認知策略的種類。
62、簡述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63、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應遵循什么原則?
64、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nèi)容。
65、簡述桑代克的聯(lián)結(jié)一試誤學習理論。
三、材料分析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66、小琪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她最喜歡的課程是數(shù)學,數(shù)學課上,她反應很快,喜歡嘗試用新方法來解決問題。老師提問時,她總是搶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錯。
(1)小琪屬于何種認知風格?
(2)基于小琪的認知風格,你認為應如何選擇適合她的教育方法?
67、小李在班級中成績一般,是老師和同學忽視的對象。有一天上語文課,他在那里疊紙飛機,為了引起同學和老師的注意,他把飛機投向空中。語文老師當場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了他。
(1)請分析小李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
(2)請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分析這個語文老師處理問題的方法及其效果。
(3)請你用其他的學習理論,提出更好的處理方法。
68、一位在農(nóng)村學校任教的數(shù)學老師在強調(diào)“不同名數(shù)不能相加”這一定律時,用反問的形式向全班同學說:“一頭牛和一匹馬能相加嗎?”其他同學都回答“不能相加”,只有一名學生脫口而出:“等于兩頭牲畜!苯處煵淮笈,他喝令這名同學站起來,厲聲訓斥道:“你爸和你媽相加等于兩頭動物嗎?”該學生憤然坐下,全班同學一片嘩然。
你覺得這位老師的做法對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
6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齊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貧寒,沒有上學的機會,長大后做了木工,四十歲以后才開始自學繪畫。他虛心求教,勤學苦練,終于在畫壇獨樹一幟,成為著名的國畫大師。
問題:
(1)試述影響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因素。
(2)在齊白石的成才過程中哪些因素起關(guān)鍵作用?對你有何啟示?
70、剛上一年級的小剛,在超市拿起話梅就吃,被同學告訴老師。
老師找到小剛,問他為什么吃話梅。小剛說:“在家就是拿起來就吃!
老師說:“你的話梅是哪兒來的?”
小剛說:“媽媽買的。”
老師說:“媽媽怎么買的?”
小剛說:“用錢買的!
老師說:“錢是怎么來的?”
小剛說:“媽媽用勞動換來的!
老師說:“所以是媽媽用勞動換來錢,然后才能買話梅來給你吃。你沒有給人家錢,是不能吃別人的話梅的!”
小剛說:“我知道了,老師。那人家說我是小偷,老師,我是嗎?”
老師說:“小剛不是,小剛是還沒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區(qū)別!
師生的對話直接改變了什么?對小剛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義?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