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二、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三、是非判斷題 |
第 4 頁:四、情境分析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是【D】。
A、教學方法
B、教師
C、學生
D、學習過程
【答案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
2、一個I0歲的兒童能夠通過9歲組的全部項目和10歲組的一半項目,按照比率智商計算,他的智商是【B】。
A、90
B、95
C、IOO
D、105
【答案解析】:比率智商的算法是IQ一(智齡/實齡)×100。
3、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的提出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C】。
A、斯金納
B、布魯納
C、奧蘇伯爾
D、桑代克
【答案解析】:先行組織者技術是奧蘇伯爾提出的。
4、最穩(wěn)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是【B】。
A、興趣wWW.KAo8.Cc
B、認知內(nèi)驅力
C、高尚的動機
D、成功感
5、根據(jù)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屬于穩(wěn)定的內(nèi)在原因的是【A】。
A、能力
B、努力
C、任務
D、運氣
【答案解析】:13選項為不穩(wěn)定的內(nèi)在原因;C為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D為不穩(wěn)定的外在原因。
6、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具有【C】。
A、積極作用
B、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答案解析】: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7、由于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與【A】。
A、程序性知識
B、實用的知識
C、直觀的知識
D、可應用的知識
【答案解析】: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是根據(jù)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而進行分類的。
8、關于人的學習工作中精神狀態(tài)和注意力的變化模式,說法錯誤的一種是【D】。
A、先高后低
B、中間高兩頭低
C、先低后高
D、中間低兩頭高
【答案解析】:一般存在三種模式:先高后低、中間高兩頭低和先低后高。
9、依據(jù)經(jīng)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假設方式稱之為【C】。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啟發(fā)式
D、演繹式
【答案解析】:根據(jù)經(jīng)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假設方式稱之為啟發(fā)式。
10、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B】。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傾向成分
D、認知與情感成分
【答案解析】: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11、愛國主義情感屬于【D】的道德情感。
A、直覺的
B、想象的
C、行為的
D、倫理的
【答案解析】: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
12、可采用【B】來治療失眠。
A、系統(tǒng)脫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為療法
【答案解析】:失眠可能由壓力事件、腦力或體力勞動過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經(jīng)癥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療。
13、形成性評價通常發(fā)生在【D】。
A、教學過程之前
B、學生畢業(yè)時
C、教學過程之后
D、教學過程之中
14、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地關注【D】。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學生
【答案解析】:能主動自覺地關注學生是教師成熟的主要標志。
15、下列概念中,【D】不是皮亞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順應
C、圖式
D、反射
【答案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