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作用:兩藥合用的效應大于其分別效應的代數和(1+1>2)。
如:
普魯卡因注射液中+少量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使用藥局部的血管收縮,減少普魯卡因的吸收→局麻作用延長,毒性降低;
毒扁豆堿抑制膽堿酯酶,使乙酰膽堿的破壞減慢,藥理作用明顯增強。
增敏作用:兩藥合用,一藥可使組織或受體對另一藥的敏感性增強。
如:可卡因抑制交感神經末梢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引起后者作用增強。
協同作用也可能導致毒副作用:
如:
鏈霉素+肌松藥→加強和延長肌松藥的肌松作用,甚至引起呼吸麻痹,這是由于鏈霉素具有神經肌肉接頭阻斷作用。
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或新霉素)間相互合用或先后應用→聽神經和腎臟的毒性增加。
在利用藥物協同作用時應注意趨利避害,若使用不當,也可導致毒副作用協同。
(2)拮抗作用:聯合用藥后使原有的效應減弱,小于它們分別作用的總和。
藥理性拮抗:常見于藥物受體的拮抗藥與激動藥之間的相互作用。當一藥物與特異性受體結合后,阻止激動劑與其受體結合。(拮抗劑+激動劑)
如:
H 1組胺受體拮抗藥苯海拉明,可拮抗H1組胺受體激動藥的作用;β受體拮抗藥,可拮抗異丙腎上腺素的β受體激動作用。
這種相互作用可用于藥物中毒的解救。如有機磷農藥中毒時,用阿托品拮抗其中毒的M樣癥狀。
生理性拮抗:兩個激動藥分別作用生理作用相反的兩個特異性受體。(激動劑+激動劑)
如:組胺+腎上腺素。
組胺→H1受體→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腎上腺素→β腎上腺素受體→支氣管平滑肌松弛,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收縮→緩解休克,用于治療過敏性休克。
化學性拮抗:重金屬中毒時用二巰丙醇解毒,利用兩者形成絡合物而排泄;肝素過量可引起出血,用靜注魚精蛋白注射液解救,因后者是帶有強大正電荷的蛋白,能與帶有強大負電荷的肝素形成穩(wěn)定的復合物,使肝素的抗凝血作用迅速消失。
第二節(jié) 機體方面的因素
主要涉及年齡、性別、遺傳、精神及病理狀態(tài)等。這些因素都能使藥物的效應出現差異,即相同劑量的藥物對不同的個體或同一個體不同狀態(tài)下產生明顯不同的藥物效應。
一、年齡
藥物作用年齡差異主要表現在兒童和老年人,因為機體的生理機能與年齡有關。
1.兒童時期、新生兒:
生理特點:
(1)體液占體重比例大,水鹽轉換率快:能耐受,解熱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吸入麻醉藥氟烷,對兒童的肝毒性低于成年人。
(2)血漿蛋白總量較低: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低;
(3)全身器官處于發(fā)育期:如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的發(fā)育尚未完全,肝藥酶活性較低,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消除受到影響,使經腎排泄的藥物易受影響,以致產生毒副反應。
如:
新生兒肝臟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若服用氯霉素可導致“灰嬰綜合征”。
一些經腎排泄的藥物如巴比妥類、氨芐西林、地高辛等排泄緩慢,應用時必須減量。
對中樞抑制藥和中樞興奮藥特別敏感,例如抗組胺藥和巴比妥類通常表現鎮(zhèn)靜作用,但可使一些兒童產生“超敏反應”。
嬰幼兒的血腦屏障尚未發(fā)育完全,對嗎啡特別敏感而易導致呼吸抑制。
(4)特殊不良反應
激素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可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出現異;蛘系K;
四環(huán)素可與鈣離子結合,沉積于生長中的骨骼和牙齒中,使牙齒變成黃褐色,稱為“四環(huán)素牙”,故兒童禁用此類藥物;
2.老年人:
生理特點:
(1)生理功能和代償適應能力逐漸減退:對藥物的代償和排泄功能降低,對藥物耐受性較差,故用藥量一般低于成年人。
(2)血漿蛋白量變低,體液少,脂肪多: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偏低,水溶性藥物分布容積較小,脂溶性藥物分布容積較大。
(3)肝腎功能自然減退:藥物清除率逐年下降,各種藥物血漿半衰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長。
(4)對有些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反應增加:服用催眠藥的次日,出現昏睡后遺效應明顯;苯二氮 和氯丙嗪對老年人的中樞抑制作用增強。
(5)特殊不良反應:
服用苯巴比妥類時出現興奮、煩躁,應用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出現精神錯亂,應用嗎啡出現敵對情緒,應用阿托品出現興奮,甚至精神失常。
心血管藥,易致老年人血壓下降和心律失常。
非甾體抗炎藥,易致胃腸出血。
抗膽堿藥易致尿潴留、大便秘結及青光眼等。
二、性別
性別的不同也會影響藥物的作用。
1.藥動學影響:
苯二氮 類、維拉帕米、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氨茶堿、利多卡因和利福平等,藥動學參數存在性別差異。
一般普萘洛爾、氯氮 和地西泮在女性體內的清除率低。
如:口服相同劑量的普萘洛爾,血藥濃度:女性 >男性,AUC值與Cmax約是男性的2倍;Vd和Cl約為男性的二分之一。男性對普萘洛爾側鏈的氧化代謝、葡萄糖醛酸結合代謝物的清除率比女性高。
2.婦女的生理特點
婦女有月經、妊娠、分娩、哺乳等不同時期,因此,婦女用藥時應適當注意。
月經期和妊娠期:子宮對瀉藥或其他強刺激性藥比較敏感,用藥不慎,會引起月經過多、流產、早產的危險。
妊娠和哺乳期:某些藥物能通過胎盤進入胎體,經過乳汁、被乳兒攝入體內,有可能引起中毒。
臨產前:不可用嗎啡,因為嗎啡可通過胎盤,有可能致胎兒娩出時呼吸受到抑制。
特殊不良反應:
有些激素、抗代謝藥物、烷化劑,可致畸胎或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
性激素對男女性會引起不同的反應,若婦女長期使用雄激素或同化激素,可能引起男性化,長出胡須,聲音變粗,出現多毛癥、月經紊亂等。
三、病理因素
病理狀態(tài)可使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藥物的體內過程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藥物的療效。
1.對藥物敏感性的影響:
利尿藥:對正常人的尿量無明顯的影響,但可顯著增加水腫病人的尿量;
解熱鎮(zhèn)痛藥:對正常體溫無影響,但對發(fā)熱病人有退熱作用;
嗎啡:
正常人→大量→成癮。
慢性疼痛病人→鎮(zhèn)痛。合理使用無欣快效應:(1)控釋劑、緩釋劑;(2)患者產生可特殊阿片受體。
結核病患者:糖皮質激素導致結核感染擴散的危險;
潰瘍病患者:口服刺激性藥物、或拮抗兒茶酚胺類藥物、或擴張血管藥、或非甾體抗炎藥等,可能加重潰瘍病變,有些藥物已列入慎用或禁用范圍。
疾病→影響受體的數目、密度→改變親和力→影響藥物作用。
相關推薦:2010執(zhí)業(yè)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guī)模擬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