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jié) 中樞興奮藥 |
第 2 頁:第二節(jié) 中樞抑制藥 |
第 3 頁:第三節(jié)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 |
第三節(jié)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類具有解熱鎮(zhèn)痛、而且大多數(shù)還有抗炎、抗風濕作用的藥物,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1974年在意大利米蘭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將本類藥物又稱為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阿司匹林是這類藥物的代表,故又將這類藥物稱為阿司匹林類藥物(aspirin-like drugs)。
柳樹皮(willow bark)的提取物水楊苷(salicin)經(jīng)水解形成的水楊酸的鈉鹽,是最早用于治療風濕和痛風的藥物。1899年,水楊酸的酯化物阿司匹林開始廣泛用于解熱鎮(zhèn)痛抗炎,已愈百年,至今仍廣泛應用。雖然非那西丁(phenacetin)是最早人工合成的解熱鎮(zhèn)痛藥,但因不良反應嚴重,已被其活性代謝產物對乙酰氨基酚取代。另外,吡唑酮類、滅酸類、吲哚類及丙酸類解熱鎮(zhèn)痛藥的相繼問世,增加了解熱鎮(zhèn)痛藥的藥物品種,但這些藥物作用大同小異,各有一定特點和不良反應,其中丙酸類不良反應較少,臨床應用較廣。
阿司匹林(英語:aspirin),或作阿司匹靈、阿斯匹靈、阿士匹靈,化學學名鄰-乙酰水楊酸,醋柳酸等,IUPAC命名法為2-乙酰氧基苯甲酸。由德國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在20世紀初正式推出。阿司匹林治療范圍極廣,包括感冒、發(fā)熱、頭痛、牙痛、關節(jié)炎痛癥、風濕痛癥等,還能預防手術后血栓形成、心肌梗塞和中風,故俗稱它為“萬靈藥”。
阿司匹林一般用于解熱鎮(zhèn)痛的劑量較少,不會引起不良反應,但長期大量用藥則較易出現(xiàn)副作用,而大部分止痛藥均有阿司匹林。較常見的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較少或很少見的有胃腸道出血或誘發(fā)胃潰瘍、支氣管痙攣過敏反應、皮膚過敏及肝、腎損害。
歷史 19世紀,歐洲科學家發(fā)現(xiàn)柳樹皮的藥效成分為水楊酸,并成功提煉出來,其后1898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成功將水楊酸合成為乙酰水楊酸,并于1900年在德國拜爾藥廠開始生產,商品名稱是阿司匹林。1918年,德國于一戰(zhàn)戰(zhàn)敗,拜爾被迫放棄其商標與專利,間接使阿司匹林在世界各地普及使用。
用途
阿司匹林也與其它藥物一起用來于治療一些適應疾病。雖然它存在一些副作用,但是依然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醫(yī)師們熟悉這種藥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有預備。下列的一些疾病可用阿司匹林緩解:
1 發(fā)燒
1 疼痛(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骨質骨瘤、慢性疼痛)
2 偏頭痛
3 急性風濕(可選藥物)
(現(xiàn)在已不多用于痛癥治療)
4 川崎病(隨IVIG使用)
5 心包炎
此外如用低藥量約每日75-300mg可用作預防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防心臟病發(fā)。
6 癌癥
每天服用低劑量(75至300毫克)阿斯匹林能在三年內減少癌癥發(fā)病率四分之一,并且在五年之內把癌癥引起的死亡率降低15%。
禁忌
7 對阿司匹林、布洛芬(ibuprofen)、拿百疼(naproxen)等藥物過敏者。
8 G6PD缺乏患者(蠶豆癥)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導致溶血。
9 有腎病、胃潰瘍、糖尿病、痛風癥等的患者,必須請示醫(yī)生。
10 如阿司匹林和酒精同服增加胃出血危險。
11 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阿斯匹林治療傷風感冒:因為這與雷爾氏綜合征(Reye's syndrome)有關。
12 具有抗凝血作用,血友病病人或其它出血傾向者不宜服用。
13 孕婦
14 一些人建議,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應避免阿司匹林,因為它提高T4水平。
常見副作用
15 胃痛不適并伴有小量出血的患者:應飯后服用阿司匹林;如出血而無驗出,可引致貧血。
16 患嚴重腸胃痛患者,必須停服阿司匹林。
17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頭暈、頭痛、視力聽力下降(藥量越高越多中央神經(jīng)系統(tǒng)毛病出現(xiàn))。
18 出汗
19 長期服用高藥量阿司匹靈:幾乎無可挽回的造成肝損害。
20 可引致致命的雷爾氏綜合征(死亡率30%)。
21 如和其他止痛藥同用:長期服用阿司匹靈可引至慢性腎炎,以至慢性腎衰竭。
22 皮膚問題,面腫口腫舌腫喉腫(angioedema),及 呼吸困難也有,但較少。
23 會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且大量使用時(例如用于風濕癥的情況時)則更會延長凝血酶原時間,且后者的藥量同時也可引起柳酸鹽中毒癥(salicylism),包括耳鳴、頭暈、意識混亂急頭痛等癥狀的發(fā)生。
過量
球棍模型
服用過量可以致命藥劑過量的可能的后果包括:
耳鳴 肚痛 血鉀降低 低血糖癥 發(fā)熱狀態(tài) 換氣過度 節(jié)律失調 低血壓癥 幻覺 腎衰竭混亂 中風 昏迷 死亡
藥劑過量可以是急性或慢性:一次性過量或長期服用引起。急性過量成亡率是2%。慢性過量成亡率是25%。通常死因是神經(jīng)性肺水腫。2000年美國有52宗死亡案涉及阿司匹林。
24 阿司匹林的征候如發(fā)燒、換氣過度以及大腦癥候等病況也常被誤診為感染癥、于是醫(yī)生便常會再度給予阿司匹林,因此,便會更加延誤此癥被及時診斷與對病人施行急救的機會了。
工業(yè)制法
苯酚與二氧化碳在氫氧化鈉存在下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反應,得到水楊酸二鈉鹽(Kolbe-Schmidt反應)。反應后加入稀硫酸中和。
25 加入乙酸酐進行乙酰化,得到阿司匹林。
這是由酚羥基的特殊性質決定,酚羥基很難直接和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該反應實際上依然是酯化反應。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