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解析
目前中國由政府補貼的集中供暖的分界線大致與南北分界線一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是上世紀中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出的安排。這些年來,全球變暖以后,水蒸氣蒸發(fā)量增加,冬天反而變得更加寒冷、更加潮濕,所以南方供暖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
我們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到南方的情況,做出科學的決策。
首先,南方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地形復雜,城鎮(zhèn)居民居住較為分散,如果采取集中供暖,管道等供暖設備建造成本較高,難以實現(xiàn)規(guī);┡幢銓崿F(xiàn)了規(guī);┡甙旱慕ㄔ斐杀揪鶖偟矫總用戶上,也是一筆不菲的經濟開銷。
其次,南方使用周期短,需要權衡利弊,不能為一些“小康社會、幸福指數(shù)而建。北方像一些特別寒冷的地區(qū),可能會達到210天供暖期,最短的如在山東等地可以達到大概90天的供暖期,但是南方有些地方恐怕都到不了60天,有些地方甚至可能只有40多天的供暖期,如果這么短的供暖期建設這么復雜的城市管網系統(tǒng),每年運行的時間又非常短,再加上南方地下水位又非常高,管網損壞率非常高,所以從經濟性來說,肯定是不合適的。
再次,南方建筑的保溫水平較差,需要消耗大量能源,F(xiàn)在南方大部分都裝的是單層玻璃,而北方是雙層玻璃,墻體做外保溫、內保溫,有的內外保溫都做,所以整個的保溫系數(shù)非常高。北方再加上持續(xù)供暖,每平米實際上需要的暖量很有限,而南方非常潮濕,除濕就要消耗大量能源,再加上房子窗子都在漏風,保溫系數(shù)非常低,所以反而造成能耗非常高。
所以,要想解決南方冬季寒冷的問題,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推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因地制宜、分片實施、分段推進”等運行機制,采用試點集中供暖和各自采暖相結合的方式。在南方某些城市進行充分的調查,可以試點集中供暖。同時采用各自采暖,比如通過空調、電暖、條件好的家庭可以安裝地暖,各種辦公的大樓可裝中央空調,一些大集團公司還可使用地熱技術、太陽能技術等。
其次,可以再南方設置寒冬供暖電費補貼,或者冬季電費折扣。設置一個補貼氣溫閥值,當氣溫低于閥值時,或氣象臺發(fā)布低溫預警后,或者每年的冬至以后,南方享受兩個月或者三個月的供暖補貼。這樣不僅節(jié)省鋪設供暖管道的財政開支,而且可提升用戶節(jié)儉用電的自覺性,減少傳輸過程中的熱量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
再次,國家擬定相關文件,在建筑設計上,加強建筑的保溫性,防止熱能的流失。
最后,發(fā)展新能源,充分利用南方的水能和太陽能,減少能源的消耗,同時也符合節(jié)能、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
針對人民呼吁較高的南方集中供暖問題,一定要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在目前的條件下,南方大規(guī)模集中供暖的條件還不成熟。盡管如此,也不要忽視人民的呼聲,要積極采取相關政策,解決南方人民的現(xiàn)實問題,我相信,通過各方的努力,南方人民一定會在寒冷的冬天飽嘗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