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虛假廣告的成因
(二)廣告業(yè)缺乏宏觀管理,經營機制不合理。近年來,我國廣告業(yè)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資格、條件限制,增長過快、過濫,也帶來一定的惡果。一些廣告公司匆匆上馬,缺少必要的資金和人員,一些工商企業(yè)也紛紛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這種情況勢必影響廣告的科學性。而且由于廣告內容的核實和審查依賴于廣告經營單位自身,缺乏有效監(jiān)督,使一些廣告經營部門放松廣告驗審,甚至把審查制度視為可有可無,使虛假廣告有機可乘。
(三)廣告經營者素質低下,這是虛假廣告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部分廣告經營者職業(yè)道德觀念淡漠。近幾年,在經濟活動中往往只注重追逐物質利益,忽視了道德文化建設,導致了道德水準的下滑。庸俗的“搞活觀念”使一些人產生了“只要賺錢就是本事”的觀念。有的甚至認為,賣假藥害死人的都有,廣告說點假話算不了什么。虛假廣告的產生固然與一些廣告主為追求宣傳效果,采取種種手段對廣告經營者進行物質引誘,拉攏腐蝕有關,但更為主要的是一部分廣告經營者缺乏應有的職業(yè)道德,見利忘義,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廣告經營者職業(yè)道德觀念的淡漠是虛假廣告滋生的溫床。
(2)專業(yè)人才缺乏。廣告經營者隊伍整體力量較弱。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廣告專業(yè)師資貧乏,廣告業(yè)迅速增長,許多廣告從業(yè)人員很難受到良好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訓練,不適應現(xiàn)代廣告發(fā)展的要求。許多廣告制作人員分不清藝術性夸張與夸大區(qū)別,對虛假廣告的界定模糊。如此情況,難以提高廣告質量,難以防患虛假廣告于未然。
(四)消費者弱者地位的縱容。消費者和經營者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手,但消費者在任何時候都是弱者卻是不爭的事實。首先,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是分散的、個體的,其獨立的力量難以匹敵組織嚴密、實力強大的經營者;其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品更新速度的加快,消費者的產品知識、法律知識明顯不足,其產品辨別能力日漸減弱;其三,在一個信息泛濫的社會,消費者更是難以分辨信息的真假;其四,交換場所的擴大、流通網絡的復雜化、社會和政府管理的低效化,使得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的“交涉成本”大大提高。199牱年初,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在全國大中城市進行“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約牱3.4%的消費者權益曾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傷害,而近3牳%的消費者對此傷害不作反應。面對消費者的弱者地位,虛假廣告有恃無恐。
(五)經濟體制轉軌階段行政監(jiān)管滯后給虛假廣告以可乘之機。目前,我國正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階段。轉型期中必然出現(xiàn)計劃經濟體制下已經建立的監(jiān)督機制失調和弱化,而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新的監(jiān)督機制的形成和發(fā)揮作用,則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和過程。兩種體制并存,導致經濟生活中的矛盾較多。一方面,制度變遷導致人們對自身利益的追求變得強烈,另一方面,受制度變遷過程因素的影響,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制度不夠健全,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不配套,使得執(zhí)法部門無所適從。同時,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對虛假廣告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監(jiān)管,從而引起行為主體的機會主義傾向加劇,虛假廣告得以滋生和蔓延。
此外,政府對虛假廣告管制松懈,有的地方政府實行地方保護主義,采取網開一面的政策,也助長了虛假廣告的蔓延。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