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考試科目為行測和申論兩科。行測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針對考試大綱要求,河南華圖特整理相關河南公務員考試培訓輔導資料,助力廣大考生。
要通過倡導騎游讓更多人了解皇城文化、北京文化,進而化作一種保護與傳承的動力,就必須增加騎游的各種便利,顯示騎游的魅力與優(yōu)勢,并以適當方式加以引導與推動
近日,我參加了北京市東城區(qū)皇城旅游文化沙龍,探討5月19日“中國旅游日”啟動的“皇城低碳騎行游”,深感這在當下是頗有意蘊的嘗試。試想在皇城的金瓦紅墻下,在胡同的綠蔭窄道上,在滄桑的市井民居中,有一群悠閑的騎車人,在鬧中取靜地尋覓著、觀覽著、品味著,這是何等休閑而愜意的畫面。
沙龍主持人提問我,騎游對皇城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有什么作用。猛地接觸這個問題,還真有些個難度,需要拐個彎才能回答,也就是先要分析騎行的影響才能說明。任何文化欲想得到保護和傳承,首先必須得到關注、認可和重視,關注度越高、越廣泛、越深入,就越可能得到保護與傳承。云南麗江納西族東巴文字沒有與同時代的其他文字一道湮滅,就緣于一直在使用和受關注,旅游業(yè)的興旺又給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皇城及老城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是這樣。如此看來,騎游這種旅游方式就有了特別意義:
騎游是一種深度游。像北京這樣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的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積淀的文化遺產是豐厚無比的。游人要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要洞悉她的氣質個性,僅擇要游覽故宮、天壇、雍和宮等,無異于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還應該了解市井胡同、名人故居、歷史街區(qū)、四合院落、百姓生活等。在當今汽車大行其道、交通擁堵成“病”之時,騎游無疑可以走得更開、走得更遍、走得更快,那隨機串行、直達終點、上下方便的優(yōu)勢,可克服交通擁堵造成的局限,而順藤摸瓜地找到一個個都市旅游點。
騎游是一種低碳游。減少污染、低碳環(huán)保,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所追求的一大目標。旅游被譽為“無煙工業(yè)”,是生態(tài)環(huán)保型的產業(yè),在建設“美麗中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何把旅游對生態(tài)文明的貢獻放大到極致,仍有大量文章可以做。例如,盡量減少汽車乘坐、減少布草洗滌、減少一次性用品,就是旅游對低碳環(huán)保的貢獻。在北京這樣的人均汽車保有量很高的城市,倡導推廣都市騎游,實際減排雖可能是滄海一粟,但意義非同凡響,可反映旅游業(yè)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精衛(wèi)填海般的精神。
騎游是一種慢節(jié)奏的時尚游。我國人均GDP已超過6000美元,全國正在步入國民旅游休閑時代,慢節(jié)奏、慢生活、慢旅游日益成為群體性共識。近幾年,江浙等省推選了慢生活縣市,廣東等省發(fā)起了綠道旅游,其中都包含有騎游的相關元素。越來越多的社會達人、旅游先鋒也以騎游相標榜,顯示和倡導這一新興的旅游時尚。
騎游是一種健身游。自行車既是奧運會的體育競賽項目,也是各類健身場所的一項內容,可見騎游本身就是一種康體旅游。中國曾是世界一號的自行車大國,二三十年前城市上下班高峰的自行車流,曾成為吸引外國游客的一道人文景觀,如今隨著城鄉(xiāng)居民生活富裕,汽車代步取代了昔日的腳踏車出行。因此,現在城市倡導騎游,既倡導了一種健身方式,也是讓人們重新撿拾歷史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