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陀螺,一個靜止,一個繞軸旋轉(zhuǎn),當受到外力推動時,前者不規(guī)則地顛倒翻滾,而后者則保持著固定的軸向穩(wěn)穩(wěn)向前飛去。這是“神十”航天員在“天宮”授課中的一幕。在環(huán)境、外力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只是緣于“軸向”的有無,兩個陀螺的表現(xiàn)大相徑庭。這樣的一幕,耐人忖思。
睹物及人,不由聯(lián)想到黨史中的一些事:92年前,有13位代表參加了中共一大,而原本一條船上的同志,在之后的歷史洪流中卻異途殊歸,有的為革命獻出生命,有的成為新中國的締造者,有的卻脫黨、叛變。是什么,導致他們在史冊上鐫刻了不盡相同的人生軌跡?原因當然很多,史家見仁見智,但少有異議的一條,應該是一些人始終不渝,而另外一些人放棄了信仰。
“軸向”維系著陀螺的穩(wěn)定性,令其運動的方向、姿態(tài)、軌跡不復搖擺和雜亂。跟陀螺的“軸向”一樣,信仰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然而一如陀螺沒了“軸向”,丟了信仰的人生,必將成為一個盲目的“陀螺”,一個不能把握自己前途命運的“陀螺”,一個沒有力量書寫優(yōu)美人生軌跡的“陀螺”。
信仰是人生的“北斗星”和“陀螺儀”。除了信仰,還有什么,能讓柔弱的巾幗受盡酷刑卻堅貞不屈?能讓一介書生直面生死,從容擲筆而去?能讓一代代的共產(chǎn)黨人、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百折不撓、前仆后繼?能讓一個堅毅的政黨帶領人民從苦難與挫折走向輝煌和勝利?
一個陀螺沒了軸向,必然會“翻跟頭”。如果這個“失準”的“陀螺儀”恰好被安放在航天器上,勢必會釀成一場災難。作為駕馭著“中國號”航船駛向“中國夢”的執(zhí)政黨,每名黨員特別是身負重任的領導干部,都好比這艘航船的一個“陀螺儀”,不難想象,“陀螺儀”之“軸向”的些微搖擺、傾斜和偏移,蹉跎的不惟一時的航速,影響的甚或是整個航程的方向乃至對“中國夢”的抵達。
陀螺的“軸向”不會憑空而來,也不會永不消失,要保持“軸向”,需要繞軸向心的作用力。這種力,怕的是懈怠和折騰,需要的是常檢修和長鞭策。惟有去除“污垢”和“銹蝕”,時加“澡雪”和“沐浴”,信仰之“軸”才能不腐不蠹,運轉(zhuǎn)順暢,熠熠生輝。
當然,正如再渺小的陀螺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軸向”,人生的信仰,也并非總是與槍林彈雨、生死考驗連在一起。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同樣能夠感受到一些普通人給予我們的信仰的光華、溫暖和力量。那些“身邊的好人”,那些平凡的“最美”,那些以自己的真與善、信與愛、公與義來呵護社會良心的你、我、他,就如“神舟”、“天宮”上那一個個微小卻關鍵的“陀螺儀”一樣,以自己默默的秉持和堅守,維系著整個社會的正確“軸向”、公序良俗和光明未來。
有哲人曾言,“假若一條船不知道它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假如一個人丟了信仰,就如同一只陀螺沒了“軸向”,就如同一條船迷了“碼頭”,他該靠什么,來穿越前進航程上的迷霧和風浪,抵達人生的光明彼岸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