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 |
一、選擇題
1.D解析: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稱為誘因。
2.B解析:正遷移可分為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見遷移的分類。
3.B解析:學生通過對整數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數概念,在此基礎上學習有理數的概念。這種學習屬于相關歸屬學習。
4.C解析:見操作的整合的特點。
5.D解析:見精細加工策略的定義。
6.B解析: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fā)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的思維訓練方法稱為頭腦風暴法。
7.C解析:社會學習論更側重于道德行為的研究。
8.D解析:全身松弛訓練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chuàng)。
9.C解析: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并不是決定他能否學會教學內容,而只是決定他將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對該項內容的掌握程度。
10.B解析:見學習策略的基本特征,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guī)則和技能構成。
11.B解析:交式法。
12.A解析:調節(jié)策略。
13.C解析:流暢性。
14.B解析:道德行為。
15.A解析:內化。
二、名詞解釋
1.逆向遷移:后繼的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2.評定: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估價的過程。
3.同化:兒童供以使新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與現有的行為模式,即圖式一體化過程。同化不是導致一個人的圖式的變化,而是給原圖式增添新的內容。
4.發(fā)現學習:指以培養(yǎng)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基本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fā)現的步驟進行的學習。
5.測量效度:是指測量的真實性、準確性,即該測驗與所測量的目標特征相符合的程度。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