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點擊查看: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沖刺試題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其教學法被稱作“產婆術”的教育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蘇格拉底
C.昆體良
D.夸美紐斯
【答案】B。解析: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這種問答法又稱為“產婆術”。
2.( )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提出的課題和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自行發(fā)現(xiàn)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
A.實踐活動法
B.實驗法
C.發(fā)現(xiàn)法
D.參觀法
【答案】C。解析:題干描述的是發(fā)現(xiàn)法的概念。
3.中學德育工作中常用的獎懲屬于( )
A.榜樣示范法
B.品德評價法
C.陶冶教育法
D.說服教育法
【答案】B。解析: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fā)展的德育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
4.吃過糖之后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特別酸。這是( )現(xiàn)象。
A.感覺適應
B.感覺對比
C.感覺補償
D.感覺后效
【答案】B。解析: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會產生繼時對比現(xiàn)象。題干描述的情形就是繼時對比的現(xiàn)象。
5.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動因是( )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生產力的發(fā)展
D.科學技術
【答案】C。解析:略。
6.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年。
A. 1856
B.1860
C.1862
D.1866
【答案】C。解析:在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設于北京的京師同文館。
7.班主任工作中的個別教育工作的教育對象是( )
A.優(yōu)等生
B.后進生
C.全體學生
D.中等生
【答案】C。解析:略。
8.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為( )
A.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B.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C.提高學生的成績
D.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
【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9.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教育方針頒布于( )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答案】B。解析:1957年,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边@是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第一個教育方針。
10.教師備課應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 )
A.編寫教案
B.設計教法
C.設計板書
D.做好備課計劃
【答案】B。解析:教師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也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