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即將于3月17日開考,面對這次考試,你的把握度有多少呢?考試吧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與您分享如何拿到小學教師證的過關文牒。
一、小學教師證怎么考
伴隨著統(tǒng)考的來臨,當年以省考為單位進行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兩學”的小學資格證考試方式已近進行了更新?lián)Q骨。
全國統(tǒng)考后,小學資格證筆試科目包括《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綜合素質》兩大門。采取機試方式并以70分的折合分為及格線。看似還是兩門,但難度系數(shù)明顯比傳統(tǒng)的“兩學”提高了很多。其中:小學筆試科目一(綜合素質)采取計算機化考試,科目二采取紙筆考試。
筆試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才能參加面試。面試主要采取試講的方式,特別是模擬試講。試講時間定在15分鐘以內。個別地區(qū)也插入了結構化答辯的面試形式。
二、小學教師證考什么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涵括的模塊特別的廣泛,有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根據(jù)考試吧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對11年以及12年教師資格統(tǒng)考試題的分析來看,此幾個模塊的具體的分值比例與題型設計大致如圖:
模塊 | 分值比例 | 題型 |
教育基礎 | 20% | 單選、簡答 |
學生指導 班級管理 | 30% | 單選、簡答、 材料分析 |
學科知識 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 教學評價 | 50% | 單選、 材料分析、 教學設計 |
合計 | 100% | 單選題23% 主觀題77% |
需要特別的提醒各位考生的是,從該卷子涵括的內容來看,不僅涵括了傳統(tǒng)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中的重點章節(jié)的知識,更是將專業(yè)學科知識和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內容劃入了筆試范疇。教師資格證是按照考試人員的成績進行常模標準的劃分定位的。各位考生可以反思一下了:跟同學科競爭對象相比,自己的專業(yè)學科知識的扎實度怎么樣?自己對小學學科的教材是否熟悉?隨機的給你一篇小學教材內容,是否能在15分鐘左右的時間流暢的寫出一篇新穎合理的教學設計?給你一個教學情境,你是否能夠把握相應的教育教學原理進行游刃有余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指導呢?根據(jù)華圖教師事業(yè)部往年報班學員的反饋來看,占到50%分值的學科知識和學科設計這一模塊是大家考試分數(shù)懸殊的主要項目,所以,進行有必要的材料分析指導和教學設計的提前準備是非常的有必要和見效的。
《綜合素養(yǎng)》是小學資格證與中學資格證內容一致的必考內容。涵括了教育法律法規(guī)、公共常識和基本能力三大類內容。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的下列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
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職業(yè)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具有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
題型涵括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三種。
具體模塊內容以及分值比例和題型參考如圖:
模塊 | 分值比例 | 題型 |
職業(yè)理念 | 15% | 單選題 材料分析題 |
教育法律法規(guī) | 10% | |
教師職業(yè)道德 | 15% | |
文化素養(yǎng) | 12% | |
基本能力 | 48% | 單選題 材料分析題 寫作題 |
值得大家特別關注的是文化素養(yǎng)和基本能力這兩個模塊。在大綱中對文化素養(yǎng)進行了大致的劃分:科學、文學、藝術。三類素養(yǎng)范圍之廣,很是值得各位考生四處查找資料收集信息的了。根據(jù)往年真題出題我們會知道,其實這部分內容就是我們平時給廣大學員輔導的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所以如果有這樣一本百科全書或者有位老師稍點一二,復習起來就事半功倍了;灸芰@個版塊考查大家的閱讀、理解、邏輯思維、寫作等的能力。多年未碰過優(yōu)秀作文或者未曾認真寫過文章的你需要想想如何過得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題目的關、功的下作文這一大項了。
三、小學教師證過關技巧
教師證的名已報,費已交,那考不考?能不能考過?怎么樣去考?裸考還是備考?相信這也是大家有時糾結的癥結?荚嚢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明確給你答案:一定去考!必須得過!打一場必勝的仗!
第一步,自己根據(jù)大綱,逐句的分析,整理大綱(約3天);
第二步,根據(jù)大綱中給出的范疇到書店或者網(wǎng)站上購買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規(guī)、教案設計、班主任工作管理智慧、公共基礎知識、教育作文分析、學科專業(yè)知識、小學學科教材等共九本書以保證能將大綱內容基本概括。;
第三步,根據(jù)書進行大綱講義的整理;
第四步,整理出講義,自己根據(jù)自己的第一感覺進行劃重點,理解、識記、記憶。
第五步,參加考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