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分為行測和申論,行測以客觀題為主,申論重在考察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事實和政治的把握能力以及結合所給材料分析整理能力,考試吧公務員網第一時間關注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并及時更新歷年真題、資料及技巧。
今日,《人民日報》發(fā)表評論文章,稱觀點多元并不等于胡言亂語,胡言亂語對社會不但無益還很有害。多家門戶網站對此給予了特別關注。
上述文章以若干不實信息、不成熟觀點為例,表達了對輿論場域混沌和混亂狀態(tài)的擔憂,指出以“觀點多元”為借口胡言亂語,是對觀點多元的誤讀與曲解,也不利于觀點多元的培育和秩序的形成。
不可否認,網絡時代尤其是微博的興起,既擴展了輿論平臺,也改變著傳統(tǒng)信息傳播方式,較之以往,話語場域的狀況確實更為復雜。在這種情況下,提醒個人以更理性的態(tài)度看待和識別信息,負責任地發(fā)表觀點,沒有問題。但如果將復雜性簡單概括為混亂和胡言亂語,由此推出“有違觀點多元”的結論,繼而反對“胡言亂語”,看上去自成邏輯,其實中間存在多種概念的混淆。
言論以信息為立足點,該文首先指出信息的“瑕疵”和不正確問題,要求傳播客觀、真實的信息。這種說法是對信息與事實不加區(qū)分。所謂客觀、真實的信息,即事實,而事實始于對信息的核實和確認。信息出現(xiàn)和傳播之初,并不能保證絕對的準確無誤,傳播、論證的整個過程,反而可以讓不明確、模糊、不真實的信息漸漸褪去欺偽的面目,呈現(xiàn)更接近本原的一面。我們不能盲目地把信息的龐雜、不確定歸為混亂,強求自始至終的事實傳播,實際上,一些事例證明,帶著“事實”頭銜未經檢視的信息可能剛好與事實相反。
至于觀點表達的不理性、不公允,甚至胡言亂語的說法,姑且不作評述,僅觀點多元不等于胡言亂語,胡言亂語有害社會的陳述就有很大問題。這里無形中將觀點或者思想依正確與否劃出界限,其潛臺詞是,在錯誤的思路上保持觀點的統(tǒng)一當然不對,但在正確的思路上保持觀點的統(tǒng)一則是對的。若多元以此為基礎,那么是不是多元就是所有正確觀點的匯總?然而,向“正確”的一方傾倒的多元能算作怎樣的多元?
必須明確,多元本身沒有對錯判斷。多元容納不同的意見表達,倡導思想的自由傳遞,它提供一個人人平等的公共平臺,排斥一切可能的傳播障礙和隔閡。很多時候,正是依靠開放交流,一些錯誤、荒謬的觀點得到了糾正,道德信念得以建立,公共常識得以普及。觀念、觀點往往具有強烈的時代局限性,在一些時代荒誕不經的觀點,可能成為未來的社會主流價值,歷史不斷對此進行著論證,因此,一個真正進步自信的時代,并不在其壓制異端邪說的能力,而在于其包容萬家的氣量。
客觀地說,批駁輿論場域的亂象,實則是一種擔心,害怕不理性的、荒謬的觀點反據(jù)上風。這種擔心恐怕難說荒唐,但它至少是多余的。很多事情證明,人們在觀點的自由市場上往往收獲更多。例如,汶川地震中曾經掀起輿論波浪的范美忠事件,不但沒有讓一套看似自圓其說的反道德說辭站穩(wěn)腳跟,反而激起公眾重新認識責任、良知、道德以及我們自己。
給社會一個多元的空間,相信社會可以自我提煉、產生一股向善的力量,有著凝聚正面共識的可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