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
2.D解析: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3.D解析:本題考查操行評定的定義。
4.C解析:進行班級教育活動的設計和開展是班主任教師的經常性工作。
5.B解析:班主任是學生操行評定的主要負責人。
6.D解析:班集體是班主任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開展自主活動的最好載體。
二、多項選擇題
1.ACE解析:班會的特點主要有集體性、自主性、針對性
2.ABCDE解析:主題班會的形式主要有主題競賽、主題晚會、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評會、主題討論會、主題報告會及匯報會。
3.ABCDE解析:班集體形成的關鍵因素是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和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三、填空題
1.談話法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
2.主題班會
3.確定主題效果深化
4.整理鑒定
5.班主任評價信息反饋
6.班主任工作總結
四、簡答題
1.(1)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2)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3)建立學生檔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并將整理結果分類存放起來,建立學生的檔案。建立學生檔案一般分四個環(huán)節(jié):收集一整理一鑒定一保管。(4)個別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班主任就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5)班會活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是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集體的重要方法,也是養(yǎng)成學生活動能力的基本途徑。(6)協(xié)調各種教育影響。(7)操行評定。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jù),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現(xiàn)所做出的小結與評價,主要由班主任負責。(8)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
2.(1)先進生是指那些思想好、學習好、紀律好、勞動好、身體好的學生。他們通常有如下心理特點;自尊好強,充滿自信,強烈的榮譽感,較強的超群愿望與競爭意識。(2)先進生的教育要求:①嚴格要求,防止自滿。班主任對先進生不能偏愛,要嚴格要求,對其缺點和所犯的錯誤要及時批評,以防止先進生產生自滿心理。②不斷激勵,戰(zhàn)勝挫折。一般而言,先進生對挫折的感覺猶為強烈,班主任應努力滿足屯進生的補償心理。③消除嫉妒,公平競爭。先進生有較強的超群愿望,容易產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導小學生正確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并盡力去縮短這些差距,同時,班主任還要注意營造一種團結互助、公平競爭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你爭我趕的良性競爭意識,讓他們在公平的前提下進行競爭。④發(fā)揮優(yōu)勢,帶動全班進步。先進生有諸多優(yōu)勢,班主任可利用先進生的優(yōu)點,讓全班學生模仿,即發(fā)揮先進生的榜樣作用,又促使全班同學都取得進步。
3.(1)主題班會是班級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班主任依據(jù)教育目標,指導學生圍繞一定主題,由學生自己主持、組織進行的班會活動。(2)主題班會的主要形式:①主題報告會。選定一個主題,請人作專題報告。這種形式,聽者處于被動地位,具有灌輸性,②主題匯報會。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活動(如參觀、讀一本書、訪問等)以后,班主任組織學生將所見、所聞、所思在班上交流匯報。這種形式具有交流性。③主題討論會。為解決某一問題或達成某種共識而進行的討論會。這種形式具有廣泛的民主性。④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評會。這種形式具有明顯的競技性。⑤主題競賽。如智力競賽、演講比賽、跳棋比賽等。⑥主題晚會。如詩歌朗誦會,野營晚會等。
4.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學期計劃比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基本情況。這部分應言簡意賅,統(tǒng)率全局,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班主任對班級基本情況的分析和評價,班級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等。第二,班級工作的內容、要求和措施。這部分是整個計劃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確班級工作的各項內容,明確規(guī)定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完成這些內容。第三,本學期的主要活動與安排。這部分是把計劃中的工作和活動,按月、周加以落實,以便有序地完成工作計劃。
五、論述題
1.(1)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jù),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現(xiàn)所做出的小結與評價,主要由班主任負責。操行評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兒童奮發(fā)向上,肯定優(yōu)點,找出缺點,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勵兒童上進。(2)操行評定的一般步驟:①學生自評。根據(j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設計編寫測試題,學生對照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自評,填好測試題。②小組評議。評議小組必須由一些嚴肅認真、責任心強的學生及班組長構成。通過復議找出偏差,并計算總分,寫出評語。③班主任評價。小組評議后,班主任根據(jù)小組評議和班級工作記錄,綜合分析,給每個學生寫出切合實際的評語,并給定等級。等級一般分優(yōu)、良、中、差四個級別,但“差”等應慎用。④信息反饋。班主任把評定的結果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告訴學生,必要時做出解釋。
2.班集體并非自發(fā)形成,需由班主任以及各方面教育者合作進行耐心組織和精心培養(yǎng)。
(1)確定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目標是集體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一個班集體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級成員在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統(tǒng)一,才能推動班集體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班級發(fā)展的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都會有一批團結在教師周圍的積極分子,他們是帶動全班同學實現(xiàn)集體發(fā)展目標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隊伍是培養(yǎng)班集體的一項重要工作。(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共同的生活準則以及一定的活動節(jié)律。(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而各種教育活動又可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設計并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是班主任的經常性工作之一。(5)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同化、激勵的作用,是形成、鞏固班集體和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
六、案例分析題
1.這個主題班會的設計較好。因為它基本符合一個好的班會的要求:(1)精心設計主題:該班會針對社會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抓住學習雷鋒的教育時機,把學習雷鋒的精神落到實處。(2)有針對性:能切實解決問題,主題從學生和社會實際出發(fā),并通過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3)開拓創(chuàng)新,具有時代性:針對社會實際和時代的不同,找到學習雷鋒的方法。(4)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班會有講故事、有事跡介紹、有討論,形式多樣。(5)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商量、分析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也是學生自己提出和決定的,學生是班會的主人。
相關推薦: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