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中的括號內)
1.( )是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A.教育方針
B.教育政策
C.教育理論
D.教育問題
2.( )是中國近代史上產生的第一個現(xiàn)代學制。
A.癸卯學制
B.壬戌學制
C.壬寅學制
D.五四制
3.( )是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的體現(xiàn)。
A.崇高的職業(yè)道德
B.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C.教育理論知識
D.文化科學知識
4.體現(xiàn)孔子啟發(fā)式教育的基本方法是( )。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B.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D.學而時習之
5.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運用( )。
A.練習法
B.討論法
C.談話法
D.講授法
6.( )體現(xiàn)了教育的最高理想。
A.培養(yǎng)目標
B.教育目標
C.課程目標
D.教育目的
7.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是由( )決定的。
A.政治經濟制度
B.社會文化
C.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D.社會人口
8.德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
A.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B.社會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C.教育者與德育內容和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
9.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
A.重視高尚品德的培養(yǎng)
B.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C.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D.重視勞動品質的培養(yǎng)
10.( )是決定教育性質的主要因素。
A.社會意識形態(tài)
B.民族文化傳統(tǒng)
C.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D.政治經濟制度
11.( )提出了著名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
A.裴斯泰洛齊
B.泰勒
C.斯賓塞
D.赫爾巴特
12.“長善救失”“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則提出的根據(jù)是人發(fā)展的( )。
A.個別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分化與互補的協(xié)調性
13.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其實施順序是( )。
A.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B.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c.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D.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14.從本質上講,教學活動是一種( )。
A.課堂活動
B.交往活動
C.實踐活動
D.認識活動
15.( )認為“教育一定要成為一種學業(yè),否則無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須成為一種科學,否則決不能成為一種有系統(tǒng)的學問”。
A.康德
B.赫爾巴特
C.夸美紐斯
D.培根
16.( )是學校的基本功能。
A.能實現(xiàn)人口的控制
B.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
C.為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服務
D.為繁榮文化服務
17.( )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xiàn)特征。
A.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xiàn)
B.教育實體的出現(xiàn)
C.學校的產生
D.學制的建立
18.教學工作實施過程通常由備課、上課、作業(yè)布置、批改作業(yè)和( )組成。
A.考核
B.運用知識
C.鞏固知識
D.課外輔導
19.( )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柏拉圖的《理想國》
C.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
D.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20.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是( )的主要體現(xiàn)。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前制度化教育
D.正規(guī)教育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