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程序的理論基礎
護理程序的理論基礎來源于與護理有關的各學科理論,如系統(tǒng)論、層次需要論、信息論和解決問題論等。系統(tǒng)論組成了護理程序的框架;層次需要論為估計病人健康狀況、預見病人的需要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信息論賦予護士與病人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識,從而確保護理程序的最佳運行;解決問題論為確認病人健康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及評價效果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各種理論相互關聯(lián),互相支持。
護理程序的步驟及方法
護理程序具體可分為五個步驟;即估計、診斷、計劃、實施、評價。
一、護理估計
(一)定義
從各方面有步驟、有計劃地收集資料以評估病人健康狀態(tài)的過程謂之估計。
估計是護理程序的開始,估計階段是提供高質量的個體化護理的基礎,為確定每個病人的護理診斷、制定目標、實施護理計劃和評價護理效果提供了依據(jù)。因此收集資料十分重要,除了入院第一次的總體估計外,在護理程序實施的過程中,還應對病人進行隨進估計,將有助于及時確定病人進展情況,發(fā)現(xiàn)病人住院期間出現(xiàn)的新問題,并根據(jù)這些資料決定是否需要修改、中斷或繼續(xù)護理措施。
(二)收集資料的內容與范疇
收集資料應從以人的基本需要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來考慮,即病人的健康情況與他對目前疾病的反應是護士最應關心和解決的問題。所以護士應著重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生長發(fā)育狀況、生活方式、環(huán)境及對疾病的生理心理反應等。以利于為如何幫助病人恢復最佳功能狀況而作出決策。在收集資料時可以從下列14個方面進行:
1.社會心理狀況
(1)社會狀況 包括病人的職業(yè)、單位、職務、經濟、教育、宗教信仰及對病人生活有影響的人。
(2)家庭狀況 家庭成員 ,病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居住條件等。
2.精神情感狀況
(1)感知能力,讓病人說出自己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幾月幾日,辨認人,并檢查其寫和說的能力及詞匯水平。
(2)病人對壓力的反應。
(3)對其周圍人和事、物的反應,以前是否住過院,對這次住院是否懼怕等。
(4)病人目前考慮的問題,對護理有何要求。
(5)病人對自己目前狀況的看法及自我形象概念和希望得到的健康狀態(tài)。
3.生殖系統(tǒng)
無性功能改變。對女性應了解月經史、分娩情況、計劃生育情況等。
4.環(huán)境狀況
(1)安全感。
(2)從病人的年齡或精神狀況分析,是否需要安全保護措施,如床欄等。
(3)是否有引起交叉感染的環(huán)境因素。
5.感覺狀況
(1)視覺 視力,對光反射,有無幻視、幻覺等。
(2)聽力 是否能清楚地聽到一般說話聲音,是否單耳或雙耳聽力有問題,有無耳鳴。
(3)嗅覺 檢查病人嗅覺是否與眾不同。
(4)味覺 是否存在最簡單、最基本的味覺,有無與眾不同。
(5)觸覺 包括對各種疼痛、冷熱,以及觸摸的感覺等。
6.活動神經狀況
(1)活動狀況 行動是否受限和對日;顒蛹皠×一顒拥某惺苄。
(2)肌肉骨骼狀況 關節(jié)活動,握力大小,走路方式 ,是否要借助拐杖等工具,四肢肌肉有無萎縮、軟癱等情況。
7.營養(yǎng)狀況
(1)飲食習慣 一天吃多少及喜歡吃什么,是否經常有飽脹感或饑餓感,有無挑食習慣等。
(2)身高、體重及活動能力 是否過于消瘦或肥胖,量近有無體重減輕及其程度,以及通過觀察皮膚,指甲等方面了解營養(yǎng)狀況。
(3)食欲情況 最近有無變化,有哪些影響食欲的因素。
(4)消化系統(tǒng) 有無義齒、缺牙、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胃腸道有無手術史,有無因特殊檢查、治療或服藥影響消化及食欲。
8.排泄狀況
(1)平時病人排泄習慣,目前有無改變。
(2)哪些方法 有助于病人正常排泄。
(3)引起排泄狀況改變的原因。
(4)排泄方法是否改變,是否需要輔助設施。
(5)最近有無其它特殊問題,如大小便失禁、便秘、腹瀉、尿潴留、尿失禁、尿頻、夜尿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