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
【本節(jié)知識重點】
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問卷調查研究法
1.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一,問卷設計應該以回答者視角為主,讓回答者認可、容易理解和回答;
第二,考慮問卷調查的障礙因素,如被調查者是否愿意、有能力回答問題;
第三,應整合研究目的、內容、樣本特征和資料處理方法等因素,保證調查的可行性。
2.問卷設計的注意事項
問題和答案是問卷設計的核心。
第一,開放式問題應注意空間大小;封閉式問題應關注答案的窮盡性和互斥性。
第二,問題語言應簡短明了,避免雙重涵義與含混不清,提問不要帶傾向性,對敏感問題注意提問方式。
第三,題數(shù)適當。回答問卷所花時間越短越好,一般在被調查者20-30分鐘內完成為宜。
第四,問題應按序排列.熟悉、簡單、對方感興趣、封閉式問題置于前面,行為、態(tài)度、敏感的問題放在后面,從而利于被調查者較快進人答題狀態(tài),提高問卷回答的完整度。
3.問卷調查的優(yōu)缺點
(1)優(yōu)點
、俨捎媚涿L問有利于獲得真實信息;②能在短時間內收集大量資料,節(jié)省資源,并有利于中和個別人士的極端回答;③搜集數(shù)據(jù)的內容、時間、格式基本統(tǒng)一,資料處理相對容易并便于比較分析。
(2)缺點
、賹φ{查員與被調查者均有較高要求;②某些類型的問卷調查中調查員無法當面指導和記錄,填答質量可能難于保證。
三、實驗研究方法
1.實驗設計
(1)實驗設計的要素
標準的實驗設計包含三對要素:
第一,自變量和因變量。前者是實驗刺激,后者是受試者的反應,實驗目的就是檢驗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
第二,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是對其施加影響的小組,控制組是不施加影響的小組。
第三,前測和后測。在實驗前后分別測驗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因變量狀況,實驗組變化與控制組變化之間的差異視為所施加影響的效果。
(2)研究設計的基本類型
第一,前后測控制組設計。首先把對象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控制組,然后測量兩組在某指標上的水平,再對實驗組進行某種干預,此后對兩組再測。實驗組的前后變化與控制組的前后變化之間的差異就視為干預效果。
第二,單后測控制組設計。此種設計認為,隨機分配過程消除了實驗組和控制組最初的重要差異,從而后測所得的兩組間差異反映了自變量影響。
2.準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
(1)非對等控制組設計
發(fā)現(xiàn)一個與實驗組表面相似的既存控制組,依托實驗研究的技術進行分析。
(2)簡單時間序列設計
不要求有控制組或對照組。首先在多個時點對因變量進行測量,然后進行干預,再在多個時點測量自變量的數(shù)值。如果干預前的因變量水平穩(wěn)定,干預后的因變量水平變化且變化程度持續(xù)提高,就可認為干預達成一定效果。
3.對實驗研究方法的評價
(1)優(yōu)點
可以控制實驗情景從而排除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明確地指定需研究的變量,研究誤差相對較小。
(2)缺點
研究條件不自然從而其實務推進上有困難,太強調精細從而難于復制。由于社會工作中實驗研究往往以人為對象,因此,研究者在實驗組人員的選擇、實驗刺激的應用等不可避免地面臨倫理難題。
四、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是對單個對象(如家庭、團體、機構、社區(qū)、學校等)的某項特定行為或問題進行的整體性的和深人的研究。個案研究偏重于探討當前事件,強調對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個案研究可以采用定量方法也可以采用定性方法。
1.個案研究的特點
第一,調查程序不嚴格,可不拘時地、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第二,手段和資料多元,研究者可以運用各種手段,采用不同角度,進行訪談、觀察、紀錄等,詳細記載研究對象的各方面資料;第三,詳盡深人,即對個人生活史及有關文獻都加以考慮,常使用歷史視角把握資料,并在此過程中注重調查對象的主觀感受;第四,強調應用性研究,注重改變行為的模式。
2.對個案研究方法的評價
(1)優(yōu)點
有利于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和深人的認識;便于客觀、深人、準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問題、需要及其原因機制,從而提出有效和具體的處理辦法或解題方案。
(2)缺點
研究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由于樣本很少和對象缺乏代表性,研究發(fā)現(xiàn)不能進行推論。
五、行動研究
所謂行動研究,就是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對象,而是與問題有關的所有其他人員一起參與將研究和行動進行整合,克服了其他研究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的不足;研究過程強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的伙伴式工作關系,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經(jīng)驗.這些特點與社會工作的價值倫理比較一致,因此,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研究和實務中得到了較廣泛的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