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四: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1.服務青少年成長發(fā)展方面
(1)思想引導:法制教育、公益服務、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
(2)習慣養(yǎng)成:社工開展行為治療、規(guī)范教育及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現(xiàn)實治療法——責任、現(xiàn)實、正確)。
(3)職業(yè)指導:幫助青少年培養(yǎng)正確的就業(yè)意識,提供就業(yè)信息服務,組織開展就業(yè)技能培訓。
(4)婚戀服務: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幫助解決思想上、情緒上的困擾,為有需要的青年組織開展婚戀交友活動。
(5)社交指導: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動機和交往品質,提高合作意識和能力、溝通交往技巧和能力,對社會交往有障礙的青少年進行社會關系調適。
2.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
(1)困難幫扶:幫助獲得政府救濟和保障以及社會資助和幫扶.培養(yǎng)自強自助的生活態(tài)度。
(2)權益保護:提供個案維權服務,耐心解答求助咨詢,及時跟進并協(xié)調解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
(3)法律服務:提供法制宣傳教育和法律咨詢服務,幫助青少年增強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必要時幫助聯(lián)系法律援助部門給予援助。
(4)心理疏導:緩解或消除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幫助青少年提高情緒自我管控能力,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別關注特殊群體的心理關愛問題。
3.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方面
(1)正面聯(lián)系:加強對閑散青少年的接觸聯(lián)系,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幫扶;加強對流動青少年群體的服務管理。
(2)臨界預防:關注青少年向不良行為的轉化邊界,重視早期典型行為。及時預防;防止青少年與家庭和學校關系緊張、關系斷裂.避免青少年產(chǎn)生不正常社會化傾向。
(3)行為矯治:通過進駐社區(qū)、學校、戒毒所、拘留所、看守所等工作項目,加強制度規(guī)則意識教育和法制底線教育,糾正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
(4)社會觀護:協(xié)助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單位開展取保候審觀護幫教、附條件不起訴監(jiān)督考察、相關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社會調查等工作,幫助掌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減少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
考點五: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促進青少年個體發(fā)展的社會工作方法
(1)自我探索。
、俜⻊漳繕耍赫J識自己;發(fā)掘潛能;自我表達;察覺能力;彼此回饋和反應:自我接納、自我完成、自我實現(xiàn)。
、诶碚摶A:羅杰斯(Rogers)的“自我概念”,指個人對自己整體的了解和看法;“自我概念”未必與客觀條件相符;“自我概念”可以學習;“自我概念”應當積極、正向、穩(wěn)定而健康;有重要意義的特殊人士影響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包括:現(xiàn)實我、理想我及客觀我。
(2)生涯規(guī)劃。
、倮碚摶A:生涯規(guī)劃源自哈維赫斯特提出的發(fā)展任務這一概念,即個體在其特定年齡階段應完成特定的任務;Wood的生涯選擇配合論要求掌握自已的內在世界、探索外在的職業(yè)工作世界,將二者銜接并配合。
、谝(guī)劃重點:自我認識;認識工作世界;確認自我的工作價值觀;評估環(huán)境因素。
2.改善青少年家庭關系的社會工作方法
(1)構建和睦親子關系:縱向關系一平衡關系一反縱向關系;最常見為親子在發(fā)展階段上的適應困難:親子關系出現(xiàn)問題,直接反映出其家庭功能的缺失(注意結構趨向與過程取向的區(qū)分);親子并行小組是社工常用服務方法。
(2)開展親職教育輔導服務。
、僦饕繕耍簠f(xié)助父母如何有效地扮演好做父母的角色:協(xié)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身心發(fā)展的特征以及發(fā)展中的階段任務與危機;強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技巧與溝通渠道:改善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tài)度;了解家庭氛圍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如何及早發(fā)現(xiàn)與輔導子女的異常行為表現(xiàn)。
②理論基礎:積極傾聽;使用“我一訊息”;積極溝通。
3.促進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社會工作方法
(1)服務目標:自我覺察;學習有效表達訊息;學習專注聆聽;學習有益回饋;強化溝通技巧;學習處理人際沖突。
(2)理論基礎:溝通分析論包括人格結構分析(父母式、成人式、兒童式自我狀態(tài));溝通分析(互補式、交叉式、暖昧式):腳本分析(生命腳本——生活地位);游戲分析(卡普曼戲劇三角論——壓迫者、拯救者、犧牲者)。
(3)服務內容:協(xié)助青少年反思自身的溝通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4.促進青少年社會參與和加強青少年社會觀護的社會工作方法
(1)促進青少年社會參與辦法:以赫胥社會連接理論中的“參與感”為理論參考,特指花費時間和精力參加傳統(tǒng)活動,主要包括兩類:傳統(tǒng)的工作、運動、娛樂和業(yè)余愛好以及與學校有關的傳統(tǒng)活動等。
(2)社會觀護方法:依托社會觀護服務站和社會觀護基地,為有需要的青少年群體開展司法保護和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觀護服務的基礎是少年觀護司法轉向制度在具體情境中的實施和應用,主要包含三個要素,一是指避免將青少年犯送至監(jiān)獄等機構接受處置;二是指從輕處置;三是指建立以社區(qū)為本的輔導體系。司法轉向制度的主要理論基礎是標簽理論和包括差別接觸理論在內的其他犯罪理論。司法轉向計劃通常包括四種模式(以社區(qū)、警察、法院及社會福利機構為基礎的轉向計劃)。
考點六:社會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務中運用的整合性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2)社會資源的綜合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社會工作專業(yè)的通才要求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微信搜索"萬題庫社工學習工坊"也可獲得社工證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