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單選題及填空題答案 |
第 4 頁:簡答題及論述題答案 |
2012年湖南省《中學教育心理學》命題預測試題及答案(1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入相應的括號內)。
1.在教育教學研究的發(fā)展歷史中,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學化”的人是 ( )
A.夸美紐斯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維果茨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
A.比納一西孟量表
B.斯坦福一比納量表
C.比納推孟量表
D.韋克斯勒量表
3.“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這一觀點源自于 ( )
A.聯(lián)結學習理論
B.認知一結構理論
C.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D.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4.如果一個家長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獎勵兒童認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行為,最合適的安排應該是 ( )
A.讓兒童看完電視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業(yè)
B.規(guī)定每周看電視的適當時間
C.懲罰孩子過分喜歡看電視的行為
D.只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后才能看電視
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是 ( )
A.馬斯洛
B.班杜拉
C.維納
D.斯金納
6.兒童在家庭中養(yǎng)成了愛勞動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也會在學校中表現(xiàn)出來,這是( )
A.行為規(guī)范的遷移
B.知識遷移
C.技能遷移
D.學習經(jīng)驗的遷移
7.學生學習直角三角形,這種學習屬于 ( )
A.詞匯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8.根據(jù)技能的性質和表現(xiàn)形式,通常把技能分為動作技能和 ( )
A.活動技能
B.學習技能
C.一般技能
D.認知技能
9.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學習策略稱為 ( )
A.復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計劃策略
D.調節(jié)策略
10.當我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時,往往會從其他事物中得到啟示,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
A.原型啟發(fā)
B.功能固著
C.表征方式
D.醞釀效應
11.品德形成的標志是 ( )
A.道德信念
B.道德評價能力的形成
C.價值內化
D.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12.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 ( )
A.開發(fā)潛能
B.尋求發(fā)展
C.個案輔導
D.學會調適
13.班集體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是 ( )
A.班主任
B.目標和規(guī)范
C.學生人數(shù)
D.班干部
14.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屬于 (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5.校本培訓的形式有 ( )
A.理論報告、科研講座
B.課題研究
C.教研組活動、說課評課
D.前幾項都是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