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向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設施、產品、服務的一整套富有中國特色的體制、系統(tǒng)、政策和制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文化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提出到2020年“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其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是“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辦好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等品牌文化活動。加強文化設施規(guī)劃,抓好首都核心演藝區(qū)建設,實施10項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北京作為中國的首善之區(qū),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肯定是走在全國前列,同時在全國也產生了一定示范作用。公共文化建設是以政府為主導,公共財政為支撐,為所有納稅人服務,同時也接受納稅人的監(jiān)督。
2012年年底之前,北京市各級美術館將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一級館、省級館、省會城市館、東部地區(qū)館(站)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其他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證免費開放工作的順利實施,各級財政部門將建立免費開放經費保障機制,保證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后正常運轉并提供基本服務。
【標準表述】
[意義]
一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的重大安排。
二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雙輪驅動”的“雙輪”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huán)境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yè),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yè),實現“雙輪驅動”、協(xié)調發(fā)展,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確道路的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建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和發(fā)展文化民生的內在要求。
四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戰(zhàn)略性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第一位的工作。
[措施]
第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發(fā)揮人民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第二,要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落實對“基本文化服務”的財力保障,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三,要加強制度設計研究,穩(wěn)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第四,要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改革和機制創(chuàng)新,加強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供給,積極促進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加快發(fā)展文化志愿者事業(yè),及時將為農民工提供文化服務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想方設法改善社區(qū)和農村基層文化服務,著力提高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