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審題包括三項內(nèi)容,作答任務、作答范圍和作答條件,有效的審題是準確作答的前提和基礎。
其中最重要的當屬作答任務,意思是題干中的關鍵詞是什么,問題的個數(shù)是一問還是兩問,要求概括主要問題、分析原因還是提出對策,審清作答任務對于準確作答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以公務員考試真題為例:
請就【給定資料六】中民生服務調(diào)查情況,分析其所說明的問題并得出帶結論性的意見。(2012·安徽·A類·第二題)
審題可得,本題作答任務有兩個,一是就給定資料六中民生服務調(diào)查的情況分析其說明的問題;二是在分析出問題的基礎上給出結論性意見。因此需要考生在準確提取要點后,從問題和結論兩個方面分別加以闡述。遺漏任何一問都會造成失分。
L縣政府擬進一步宣傳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和質(zhì)量。請根據(jù)“給定資料3”,以縣教育局的名義草擬《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2011·國家·市級·第二題)
此題題干中對于答案格式的限定是撰寫一封信,限定考生的身份是“縣教育局的身份”,其他任何身份均不符合題目要求。因此,這就要求考生一是嚴格按照書信的格式去作答,二是站在縣教育局的角度作答,同時由于寫作對象是學生家長,還要注意語言的通俗性。
2.定位不準,要點丟失
定位是指根據(jù)問題對作答中涉及的材料范圍作出判斷,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精讀從中提煉和歸納出答案要點。正確判斷作答范圍對準確作答至關重要。以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真題為例:
假定題本給定資料是領導要求你編輯的內(nèi)參資料,為方便領導閱讀,請在給定資料前加150字左右的內(nèi)容提要。(2012·安徽·A類·第一題)
題本給定資料共六則,考生應對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分別進行概括,加工整理,最后得出的答案才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如果考生只是選取給定資料的部分段落進行歸納,必然會遺漏要點,導致分析不夠全面、準確。
在尋找要點時,考生應注意材料中的標志性詞匯。提出觀點時常出現(xiàn)的標志性詞匯包括:針對……,表示……,認為……,指出……,等等;表明重點時常出現(xiàn)的標志性詞匯包括:然而……,盡管如此……,關鍵在于……,等等;作出結論時常出現(xiàn)的標志性詞匯包括:因此……,由此可見……,總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