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牛頓在其著作《普遍的算術(shù)》中,提出了如下問題:“牧場上有一片青草,每天都生長的一樣快。這片青草供給10頭牛吃,可以吃20天,或者15 頭牛吃,可以吃10天,如果供給25頭牛吃,可以吃幾天?”這個問題稱為牛頓牧場問題,專家認為,我們可以稱之為牛吃草問題。
這類問題在公務(wù)員考試中屬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
可能大家初次看到這道題無從下手,要想求25頭牛吃多少天,得知道原有的草量和草新長的量,以及牛吃草的速度。用牛吃的草量除以牛吃草的速度就可以了。但是牛吃草的速度,原有的草量,草生長的速度都是未知數(shù),因此我們必須知道以下幾點:
、倥C刻斐圆莸乃俣;②新長的草量;
③牧場原有草量(牛吃的草量減去草生長的量);④最后求出牛吃草的天數(shù)。
那怎么樣才能得到這幾個量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牛不僅要先吃完原來的草量,還要吃完新長出來的草,是不是就相當(dāng)于要追上新長出來的草,這樣我們可以轉(zhuǎn)化為追及問題。
如圖所示:通過分析我們把牛吃草問題可以從二維的平面轉(zhuǎn)化成一維的直線,也就是轉(zhuǎn)化成行程問題中的追及問題。當(dāng)牛吃草的速度大于草長的速度就可以吃完草,根據(jù)追及問題中路程差=速度差×?xí)r間。
我們可以假設(shè)每頭牛每天吃的草為“1”份,N頭牛吃草的天數(shù)為T,原有的草量為M,草每天生長的速度為X。
追及路程為原有的草量M,牛頭數(shù)-草的生長速度為速度差。
即:原有草量=(牛頭數(shù)-草的生長速度)×吃的天數(shù);
基本公式:
M=(N1-X)T=(N2-X)T=(N3-X)T
則剛才題目中M=(10- X)×20=(15- X)×10(15- X)×T
解得:X=5,M=100,T=5,25頭牛吃5天。
考試中如果讓你求其他的量也可以根據(jù)這個基本的關(guān)系式來轉(zhuǎn)化得出答案。
但是考試中常出現(xiàn)牛吃草問題的變形題,表面上看似與牛吃草問題完全無關(guān),但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牛吃草問題。
如:
1.某河段中的沉積河沙可供80人連續(xù)開采6個月或60人連續(xù)開采10個月。如果要保證該河段河沙不被開采枯竭,問最多可供多少人進行連續(xù)不間斷的開采。(假定該河段河沙沉積的速度穩(wěn)定)
A.25 B.30 C.35 D.40
【答案】:B
解析:“每天新長的草量”—每個月河沙沉積的速度
“牛的頭數(shù)”—開采人數(shù)
“最初的草量”—最初的河沙沉積量
要想不被開采完,那人開采的速度就得小于等于河沙沉積的速度。可以假設(shè)每人每個月開采的速度為1,沉積的速度為X。
可以直接代入公式(80-x)*6=(60-x)*10,x=30
2.一個水庫在年降水量不變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全市12萬人20年的用水量。在該市新遷入3萬人之后,該水庫只能夠維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號召節(jié)約用水,希望能將水庫的使用壽命提高到30年。那么該市市民平均需要節(jié)約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實現(xiàn)政府制定的目標(biāo)?
A.2/5 B.2/7 C.1/3 D.1/4
【答案】:A
解析:“每天新長的草量”—每年降水的速度
“牛的頭數(shù)”—全市人數(shù)
“最初的草量”—最初水庫的水量
該市人數(shù)不變,用水的速度變化后能用30年,12萬人用20年,15萬人用15年,可以設(shè)原來每萬人每年用水量為1,每年降水的速度為X,現(xiàn)在每萬人每年的用水量為原來的Y,則(12-x)*20=(15-x)*15=(15*Y-x)*30,解得Y=3/5,則需要節(jié)約2/5。
3.某招聘會在入場前若干分鐘就開始排隊,每分鐘來的求職人數(shù)一樣多,從開始入場到等候入場的隊伍消失,同時開4個入口需要30分鐘,同時開5個入口需要20分鐘。如果同時打開6個入口,需要多少分鐘?
A 8 B10 C 12 D15
【答案】:D
解析:“每天新長的草量”—每個入口進來的人數(shù)
“牛的頭數(shù)”—入口數(shù)
“最初的草量”—最初等候入場的人數(shù)
設(shè)每個入口每分鐘進的人數(shù)為1,每個入口進來的人數(shù)為X,則,代入公式(4-x)*30=(5-x)*20=(6-x)*T,T=15
通過專家的解析,希望考生能在考試中快速分析出是“牛吃草問題”,并能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解答。
相關(guān)推薦:
2014北京公務(wù)員行測技巧:數(shù)學(xué)運算中的解題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