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
一、李奶奶今年已82歲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業(yè)。大兒子15年前留學美國,一家人現在美國定居;二兒子1969年到江西插隊落戶,早在1978年就上調縣城工廠,娶妻生子,現在夫妻倆都被選拔在縣政府當干部;小女兒從戲劇學院畢業(yè)當了演員,結婚后住在婆家,經常出外拍戲,F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著。前幾年李奶奶身體還算硬朗,這兩年每況愈下,特別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總感覺到“下一個該輪到我了”。
問題:
1.您認為李奶奶現在面臨哪些問題?
2.她需要得到老年社會工作者的哪些幫助?
3.請運用輔導技巧,幫助李奶奶解決心理問題。
參考解析:
1.李奶奶現在面臨的問題有:
(1)在生理上身體狀況不好,已經是82歲的老人在體力方面有點力不從心。
(2)情感上很孤獨,缺少家庭溫暖,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沒有家庭溫暖。
(3)精神上由于老伴去世以后,精神上沒有寄托,有恐懼感,老是想到死亡。
2.李奶奶需要得到的幫助有:
(1)需要參加社區(qū)活動與接受健康治療。
(2)需要家庭子女親情。
(3)需要心理輔導。
3.李奶奶由于老伴去世比較孤獨想到死亡,精神壓力很大,作為社工我要幫助李奶奶解決心理上的問題。比如:
(1)定期上門和李奶奶聊天,緩解她的精神壓力。
(2)與李奶奶子女聯系,請他們經常來看她,或接李奶奶到家中與他們團聚,經常打電話給李奶奶,讓她緩解心理壓力。
(3)建立人際關系網絡,讓李奶奶參加社區(qū)活動,如參加居委會的木蘭拳比賽或者參加扭秧歌跳舞活動,以放松身心,使身體健康。
二、麗芬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丈夫長年在外打3--,很少回家,還經常抽煙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錢回家。麗芬除了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牛之外,還要照顧上學的女兒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麗芬再生一個男孩,可麗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沒有懷上。因此,丈夫和婆婆總是冷言冷語,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離婚來威脅,有時還會打她。麗芬得不到丈夫的關心,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村里抬不起頭來。
性格內向的麗芬找過村里要好的姐妹訴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這樣挨打的婦女有不少,但大家認為家丑不可外揚,都選擇了忍耐和沉默。麗芬曾找過婦聯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們都做過麗芬家人的工作,但沒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對麗芬將家事告訴外人有些議論,也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沒有給麗芬什么幫助。麗芬感覺活得很累,動過離婚的念頭。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離婚帶著女兒能去哪里呢?她想過自殺,但一想到女兒沒了媽媽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她感到無助,自嘆命不好,不得不認命。不久前,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麗芬所在的村莊開展服務。麗芬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和了解,前來該機構求助。
問題:
1.根據增能社會工作的基本概論,麗芬個人的無力感是怎樣形成的?
2.從優(yōu)勢視角看,麗芬擁有哪些資源?
3.在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如何運用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的基本原則?
4.從個人、小組和社區(qū)三個層面,提出解決麗芬問題的簡要策略。
參考解析:
1.麗芬個人的無力感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排擠和壓迫而產生的,造成無力感的根源是:
(1)受到壓迫群體的自我負向評價。
(2)受壓迫群體與外在環(huán)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負面經驗。
(3)宏觀環(huán)境的障礙使她難以有效地在社會中行動。
2.麗芬擁有的資源包括:
(1)個人資源:她比較吃苦耐勞,是家里的經濟支柱,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牛,還要照顧上學的女兒以及多病的婆婆,比較有能力。
(2)社會資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麗芬所在的村莊開展服務。
3.基本原則:
(1)承認麗芬是獨立的個體,有她獨特的生活經驗。
(2)承認社會上的權利分配不均及資源不足的現象,這些現象常常使婦女處于不利的情況。
(3)將婦女的困境提到社會改革的層面,視婦女問題為個人與社會運作失調的結果,而不應將問題個人化。
4.策略:
個人層面:認識自己的權益,提高自信和自強精神。
小組層面:通過小組互動、小組經驗、小組凝聚力以及方案活動達到小組中婦女個人和小組問題的解決。
社區(qū)層面:構建社區(qū)社會支持網絡;婦女自助互助為本的支持網絡;婦女志愿者為本的支持網絡;社區(qū)緊急支援網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