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社會工作者考試 > 模擬試題 >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 > 正文

2018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試題(15)

來源:考試吧 2018-05-04 9:47:59 要考試,上考試吧! 社會工作者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8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試題”供考生參考。更多社會工作者考試模擬試題請關注考試吧社會工作者考試網或者微信關注“萬題庫社工學習工坊”。

  21.在小組初期第一次會議時,小組成員的特征是( )。

  A.有獨立性但很投入

  B.心情矛盾但有獨立性

  C.行為受到以往經驗的影響

  D.試探

  E.希望自己能掌控小組

  參考答案:BCD

  22.下列關于小組工作價值觀的論述可以通過( )原則來體現。

  A.尊重小組組員的權利和能力

  B.民主參與和決策

  C.同理心

  D.互助互惠、增強權能

  E.高度個別化的原則

  參考答案:ABCD

  23.運用小組工作方法,可以產生的成效有( )。

  A.促進人際交往、運用團體動力

  B.向組員賦權

  C.促進經驗分享和經驗選擇

  D.帶來的轉變更為持久

  E.在時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更經濟

  參考答案:ACDE

  24.治療性小組的主要任務特征是( )。

  A.緩解組員的癥狀

  B.幫助組員治療創(chuàng)傷復原并康復

  C.降低不良癥狀的影響

  D.促進組員人格的改變

  E.支持組員認識和探索自己

  參考答案:ABCD

  25.下列屬于支持性小組的有( )。

  A.醫(yī)院住院患者聯盟

  B.喪親者悲傷處理小組

  C.嗜賭者行為改善小組

  D.吸毒者人格重建小組

  E.智障兒童的母親小組

  參考答案:BDE

  26.社區(qū)工作的具體目標有( )。

  A.推動社區(qū)居民參與

  B.提高社區(qū)居民的社會意識

  C.善用社區(qū)資源,滿足社區(qū)要求

  D.培養(yǎng)相互關懷和社區(qū)照顧的美德

  E.尋求共同發(fā)展

  參考答案:ABCD

  27.下列屬于社區(qū)工作任務目標的是( )。

  A.修橋鋪路

  B.培養(yǎng)社區(qū)居民骨干參與社區(qū)事務

  C.建立社區(qū)內不同群體的合作關系

  D.安置無家可歸者

  E.解決社區(qū)環(huán)境污染問題

  參考答案:ADE

  28.目前,國內外應用比較普遍的社區(qū)工作模式有( )。

  A.地區(qū)發(fā)展模式

  B.社會策劃模式

  C.社區(qū)照顧模式

  D.社區(qū)心理治療模式

  E.社區(qū)行為治療模式

  參考答案:ABC

  29.地區(qū)發(fā)展模式的主要特點有( )。

  A.較多關注社區(qū)共同性問題

  B.注意通過建立社區(qū)自主能力來實現社區(qū)的重新整合

  C.過程目標的地位和重要性超過任務目標

  D.它體現的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改變

  E.特別重視居民的參與

  參考答案:ABCE

  30.地區(qū)發(fā)展模式的目標有( )。

  A.初級目標

  B.終極目標

  C.具體目標

  D.任務目標

  E.過程目標

  參考答案:DE

掃描/長按二維碼幫助社工考試通關
了解2018社工報名時間
下載10頁精華點題講義
下載歷年社工真題試卷
了解社工最新報考指南

微信搜索"萬題庫社工學習工坊"也可獲得社工證書!

上一頁  1 2 3 

  相關推薦:

  2018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試題匯總

  2018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備考筆記匯總

  2018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備考習題庫匯總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距離2021年考試還有
2019年考試時間為:6月22、23日
版權聲明:如果社會工作者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社會工作者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社會工作者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社會工作者
領《大數據寶典》
下載
APP
萬題庫
下載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