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不定項選擇題1-15 |
第 2 頁:不定項選擇題16-30 |
第 3 頁:填空題;判斷說明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不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填空題;判斷說明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不定項選擇題
1.A
【解析】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因此,答案選A。
2.ACE
【解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素,主要從兩個方面影響學與教的過程。第一是群體差異,包括年齡、性別和社會文化差異等;第二是個體差異,包括先前的知識基礎、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等差異。因此,答案選ACE。
3.D
【解析】斯坦福——比納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來反映智商,其公式為:智商(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 100。因此,答案選D。
4.ABE
【解析】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一是認識成分,個體對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評價;二是情感成分,個體對自己的自我體驗;三是意志成分,屬于對自己的控制。因此,答案選ABE。
5.A
【解析】觀察學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班杜拉提出來的。皮亞杰和早期布魯納的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但相對而言,他們的認知學習觀主要在于解釋如何使客觀的知識結構通過個體與之交互作用而內(nèi)化為認知結構。因此,答案選A。
6.BCD
【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規(guī)律,即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因此,答案選BCD。
7.ABC
【解析】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有:逐漸分化原則、整合協(xié)調(diào)原則、先行組織者策略。因此,答案選ABC。
8.ABE
【解析】知識學習根據(jù)頭腦內(nèi)知識的不同形式或?qū)W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因此,答案選ABE。
9.D
【解析】下位學習分為派生性的和相關性的歸屬學習。派生性的歸屬學習指新學習的知識從屬于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一觀念,且僅是這個觀念的一個特例或是先前學過的命題中的一個例證。新知識只是舊知識的派生物,并不擴充、限制或改變原有知識的內(nèi)涵。相關性的歸屬學習指新學習的知識從屬于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一觀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觀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觀念所代表。因此,答案選D。
10.C
【解析】據(jù)美國的吉爾福特研究,輻合型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常表現(xiàn)出輻合思維特征,表現(xiàn)為搜集或綜合信息與知識,運用邏輯規(guī)律,縮小解答范圍,直至找到最適當?shù)奈ㄒ徽_的解答。因此,答案選C。
11.ABD
【解析】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經(jīng)過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lián)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因此,答案選ABD。
12.C
【解析】學習者的練習曲線存在差異,表現(xiàn)在:第一,開始進步快;第二,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的停頓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進步較慢;第四,總趨勢是進步的,但有時出現(xiàn)暫時的退步。在練習中期出現(xiàn)進步的暫時停頓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高原現(xiàn)象。因此,答案選c。
13.B
【解析】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jù)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xiàn)象。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服從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因此,答案選8。
14.B
【解析】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系統(tǒng)擴展了皮亞杰的理論和方法,經(jīng)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人類道德發(fā)展的順序原則,并認為道德認知是可以通過教育過程加以培養(yǎng)的?聽柌裱芯康赖掳l(fā)展的方法是兩難故事法。故事中包含一個在道德價值上具有矛盾沖突的情境,讓被試者聽完故事后對故事中的人物的行為進行評論,從而了解被試者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因此,答案選B。
15.C
【解析】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它具有清晰的意識性和明確的自覺性,具有較大的概括性和較強的理論性,具有穩(wěn)定性和深刻性。因此,答案選C。
16.D
【解析】訓練發(fā)散思維的方法有多種,如用途擴散、結構擴散、方法擴散與形態(tài)擴散等。形態(tài)擴散即以事物的形態(tài)(如顏色、味道、形狀等)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tài)的各種可能性。比如,利用紅色可以做什么,辦什么事。因此,答案選D。
17.ABD
【解析】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都認為,任何問題都含有三個基本的成分:一是給定的條件,這是一組已知的關于問題的條件的描述,即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二是要達到的目標,即問題要求的答案或目標狀態(tài)。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礙。因此,答案選ABD。
18.A
【解析】認知內(nèi)驅(qū)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tǒng)地闡述并解決問題的需要。它以求知作為目標,從知識的獲得中得到滿足,是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因此,答案選A。
19.DE
【解析】內(nèi)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nèi)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例如,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內(nèi)部動機因素,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答案選DE。
20.B
【解析】相同要素說就是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的。因此,答案選B。
21.ACD
【解析】學習策略的三種成分:(1)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2)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這種策略有助于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diào)節(jié)學習過程;(3)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huán)境和資源的策略。它有助于學生適應環(huán)境并調(diào)節(jié)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答案選ACD。
22.BE
【解析】元認知策略的種類有:元認知計劃策略;元認知監(jiān)視策略;元認知調(diào)節(jié)策略。因此,答案選BE。
23.D
【解析】具體遷移也稱為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jīng)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或經(jīng)過某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以遷移到新情境中去。如英語學習中,當學完單詞“eye”(眼睛)后,再學習“eyeball”(眼球)時,即可以產(chǎn)生特殊遷移。因此,答案選D。
24.B
【解析】共同要素說認為,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測驗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另一種學習,即才會產(chǎn)生學習的遷移。因此,答案選B。
25.B
【解析】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思睡、睡行癥、夜驚、夢魘等。失眠可能由壓力事件、腦力或體力勞動過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經(jīng)癥的伴生物。夜驚可能與兒童發(fā)育階段精神功能暫時失調(diào)有關。夢魘與學生日間情緒壓力有關。肌肉松弛法可以使人身體放松,緩解壓力,對治療失眠有效。因此,答案選B。
26.B
【解析】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shù)、反復檢查(門是否上鎖)、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癥狀。因此,答案選B。
27.AE
【解析】在教師的人格特征中,教師充滿熱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能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學習,對課堂學習充滿熱愛,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果。其他三項都屬于教師的認知特征。因此,答案選AE。
28. B
【解析】微格教學是指以少數(shù)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這是訓練新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答案選B。
29.ABCDE
【解析】教學環(huán)境包括物質(zhì)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個方面,前者涉及課堂自然條件(如溫度和照明)、教學設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機等),后者涉及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校風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教學環(huán)境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因此,答案選ABCDE。
30.ABCDE
【解析】小學生注意力的特點包括:(1)無意注意仍起著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發(fā)展;(2)注意的集中性和穩(wěn)定性差;(3)注意的分配和轉移力不強;(4)注意范圍較小。因此,答案選ABCDE。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