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這樣的口號喊了幾十年,各地的“減負令”多達上百項,可是,“減負”就像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然后又滾下來,如此周而復始……
為什么總也搬不動孩子身上的那座大山?為什么不能把學習的負擔變成求知的快樂?為什么不能還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一連串的“減負之問”,引發(fā)人們對“減負困境”的關注與思索。
“放學了,我們打開書包寫作業(yè);放假了,我們背著書包去補課;開學了,我們的壓力比山大……”
這是目前中國中小學生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沉重的課業(yè)負擔,頻繁的考試競賽,巨大的升學壓力,使孩子們失去了快樂童年,“累”——成了他們花季歲月里共同發(fā)出的嘆息。
“我被中國教育逼瘋了”
■學習日近八成學生睡不足
5月2日,南京!拔逡弧毙¢L假結(jié)束了,一位六年級小學生還沒寫完作業(yè)。凌晨4點,他開始忙碌。黎明時分,家長發(fā)現(xiàn)他在樓道內(nèi)用圍巾上吊自殺了。寫不完的作業(yè),成了這名少年死亡的直接“殺手”。無獨有偶,另一名跳樓自殺的孩子,醒來后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不想上學了,作業(yè)做不完啊。”
就在前段時間,湖北宣恩一中還處于暑期補課狀態(tài)。部分學生因心生不滿,將書本從教室往樓下扔,繼而發(fā)展為撕爛書本漫天紙屑飛揚。宣恩一中校長說,今年暑假能放20多天。在全州重點高中里,宣恩一中的“補課時間已經(jīng)是短的了”。類似“毀書”的事情并不是新聞!皻彼凵涞模菓嚱逃龓Ыo學生的“辛酸”、“苦楚”和巨大壓力。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在一次學校調(diào)研中,問學生們最喜歡什么課,學生們齊刷刷地回答——“最喜歡下課”。這腦筋急轉(zhuǎn)彎似的幽默答案,讓一個從事了多年教育工作、自認為了解學生的教育行政官員陷入沉重思考:為什么今天的學生不喜歡上學、不喜歡上課?
課業(yè)負擔之重,已經(jīng)讓孩子喘不過氣!教育部門在下達“緊急減負令”10年后的2010年,課業(yè)負擔不僅沒有減下來,相當數(shù)量的中小學生還付出了健康的代價。數(shù)據(jù)表明,10年間,小學生近視率翻了一番,由20%達到40%;初中生近視率高達67%,增長近20個百分點;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發(fā)現(xiàn),1999年以來,中國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在持續(xù)減少,“學習日”近八成學生睡眠不足,周末也有超過七成睡眠不足。而長期睡眠不足,損害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帶來長期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人格障礙。
多年來,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違背了教育真諦,也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和青少年成長規(guī)律。一位中學生的呼喊使人警醒——“我被中國教育逼瘋了”。
重負之下的家長很“變態(tài)”
■舍不得吃穿,卻把大把鈔票送給培訓機構(gòu)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聲樂,周四英語,周五鋼琴,周末數(shù)學……”武漢徐女士已為5歲半的孩子報過17個培優(yōu)班,累計花費近12萬元。
這絕非個案。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讓很多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
孩子們的重負也傳遞給家長,使家長們也變得很瘋狂、很“變態(tài)”!吧岵坏贸,舍不得穿,卻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鈔票送給培訓機構(gòu);孩子上學我們工作、孩子培優(yōu)我們作陪,節(jié)假日不屬于孩子也不屬于家長;眼睛盯著的是考試成績,耳朵聽的是各路有關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還要靈敏嗅出暗流涌動的培優(yōu)市場孰優(yōu)孰劣,口頭談論的也都是奧數(shù)、培優(yōu)……疼她就是害她,總不能為了一個快樂的童年而失去美好的未來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