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21)對犯罪嫌疑人親屬的社會工作一般應在( )進行。
A. 司法判決前
B. 司法判決后
C. 監(jiān)禁場所中
D. 刑滿釋放后
(22)某小區(qū)有幾位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多次反復,照料他們的家屬感到心力交瘁。醫(yī)務社會工作者王攀通過家訪了解到,患者家屬們普遍感覺到自身照顧患者的能力和技巧不足,希望獲得幫助。王攀將患者家屬們組織起來開展小組活動,一同分享體會學習照料技巧,建立相互支持。這類小組屬于( )。
A. 心理教育小組
B. 家庭治療小組
C. 家庭支持小組
D. 家庭互助小組
(23)曾多次榮立一等功的戰(zhàn)斗英雄曾某,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中負傷造成高位截肢,現(xiàn)在只能終日躺在榮譽軍人康復醫(yī)院的病床上,情緒日漸低落,行為退縮,“生命無意義感”越來越嚴重。為協(xié)助曾某重拾生命的意義,社會工作者采用工作方法中最有效的是( )。
A. 疏導曾某的消極情緒
B. 矯正曾某的退縮行為
C. 為曾某提供醫(yī)療照顧
D. 以過去的經(jīng)歷來建構其生命的意義
(24)( )是矯正社會工作的哲學基礎。
A. 實用主義
B. 空想主義
C. 現(xiàn)實主義
D. 人道主義
(25)社會工作者高峰服務的社區(qū)中有多名智力存在問題的兒童,于是他決定將這些兒童的家長組成一個互助小組,以加強家長之問的支持體系建設,使他們能及時分享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同時建立家長之間的友誼,充分發(fā)掘自身資源。為充分整合這些資源,高峰采取以下一些介入策略,其中不恰當?shù)氖? )。
A. 協(xié)助調(diào)劑剩余物資,建立互助平臺
B. 幫助組員發(fā)現(xiàn)自身及他人的優(yōu)勢與能力
C. 帶領組員向政府請愿以爭取更多的資源
D. 讓組員分擔彼此無助的心情,產(chǎn)生共鳴
(26)下列關于人類心理社會發(fā)展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B. 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5~3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沖突
C. 發(fā)展主動性階段(3~5歲):主動與內(nèi)疚的沖突
D. 變得勤奮階段(6~12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27)( )是預估的最終目的。
A. 對正確的計劃作出貢獻
B. 正確認識服務對象的問題
C. 全面把握服務對象的背景資料
D. 解決服務對象提出的一切問題
(28)王平的父母在機構改革中雙雙下崗,全家僅靠每個月的低保生活。王平在學校學習很認真,但成績卻不好,父母很著急。社會工作者王欣與王平的父母一起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討論提高王平學習成績的方法。王欣發(fā)現(xiàn),相對于其他學科,王平在學習語文知識時能很好地掌握,且能舉一反三,于是先幫助她學習語文,以此來增強父母對王平學習的信心。王欣進一步指出,父母應該培養(yǎng)王平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王欣的服務體現(xiàn)了家庭社會工作中的( )原則。
A. 家庭處境
B. 家庭個別化
C. 滿足家庭成員需要
D. 幫助家庭成員增能
(29)杜曉蕓的丈夫沒有一技之長,下崗后找工作很難,每天借酒澆愁。杜曉蕓好面子,常常罵丈夫無能,而丈夫則對她拳打腳踢。后來,杜曉蕓干脆不理丈夫,有什么事讓兒子通知丈夫,在外面不順心就拿兒子出氣。該家庭結構屬于( )。
A. 倒三角
B. 三角纏
C. 越俎代庖
D. 糾纏與疏離
(30)( )是老年人最為關注和渴望滿足的需要。
A. 經(jīng)濟保障
B. 社會參與
C. 居家安全
D. 健康維護
微信搜索"萬題庫社工學習工坊"也可獲得社工證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