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8 頁:判斷題、簡答題、公文處理 |
第 9 頁:參考答案 |
三、綜合分析題
61.【答案】C。
解析:本案中,高校屬于被授權的行政主體,應當就自己作出的行為承擔責任,而此時其主管行政機關是復議機關。
62.【答案】B。
解析: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為被告;復議機關所在地的法院和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所在地的法院都可管轄。
63.【答案】A。
解析:“開除學籍”的處分實際上是一種針對公民受教育權的行政處罰,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屬于該法第八條所規(guī)定的“其它行政處罰”,依法只能由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加以規(guī)定。
64.【答案】CD。
解析:因為高校開除學生的行為是行政處罰行為,損害了相對人的受教育權,并且不屬于為政訴訟法所排除的內部行政行為(因學生不屬于行政機關內部工作人員)。
65.【答案】B。
解析:不能獲得國家賠償,因為國家賠償原則上只賠償侵害人身權與財產權而引起的直接損失,本案中當事人的受教育權受到損害,不屬于國家賠償?shù)姆秶,因而不能獲得賠償。
66.【答案】ABCD。
解析:上述三個材料中,分別處理了供大于求與供不應求的矛盾(或無效供給與有效供給的矛盾)、生產與銷售的矛盾、統(tǒng)一大市場與區(qū)域差異的矛盾。
67.【答案】ABC。
解析: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轉化的關系。在當前我國的商品市場中,同時存在著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兩個方面,在無效供給過多中包含著有效供給不足,人們通過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可以促使無效供給向有效供給轉化。
68.【答案】AB。
解析:辯證法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聯(lián)結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矛盾的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它要求在承認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著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該企業(yè)具體地分析了統(tǒng)一大市場中的區(qū)域差異,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實行一區(qū)一策,從而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
69.【答案】ABCD。
解析:買方市場是指在商品供過于求的條件下,買方掌握著市場交易主動權的一種市場形態(tài)。其主要特征是:(1)市場商品豐富,貨源充沛,消費者能夠任意挑選商品。(2)賣者之間在產品的花色、品種、服務、價格、促銷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3)賣者積極開展促銷活動。(4)消費者需求是企業(yè)生產與經營的軸心。(5)顧客能夠獲得滿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6)商品的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賣者削價競銷。
70.【答案】ABCD。
解析:在賣方市場上,商品供給量少,由于供不應求而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即使商品質次價高也能被銷售出去,商品價格呈上漲趨勢。這時,買方對商品沒有選擇的主動權,賣方只關心產品數(shù)量,很少考慮市場需求。賣方在交易上處于主動地位。
71.【答案】D。
解析:這把鑰匙首先是一門科學,然后應用的時候是一門技術,然后變成了一種生產模式。72.【答案】D。
73.【答案】C。
解析:“看不見的手”是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年),17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命題。最初的意思是,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受“看不見的手”驅使,即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可以達到國家富裕的目的。“看不見的手”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中所存在的一個悖論。認為在每個參與者追求他或她的私利的過程中,市場體系會給所有參與者帶來利益,就好像有一只吉祥慈善的“看不見的手”,在指導著整個經濟過程。
74.【答案】AD。
75.【答案】A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