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考的大幕即將拉開,為了更好地迎接這次考試,在申論這個科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專家在這里分享申論作答的一些技巧,供廣大考生參考。
以往考試中,很多考生在考完申論之后會有這樣的感覺:今年的題目并不難,可是等成績下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分數(shù)并不是很高。為什么會這樣子呢?除了沒有理解材料內(nèi)容的原因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很多考生不知道怎樣去整理答案、布局答案。往往有的考生在答完題之后覺得句子非常通順也很有條理,但就是不得分或者得分不高。之所以會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考生的答案和閱卷參考答案不符合。有的考生可能會問呢,怎樣才能和閱卷參考答案相符合呢,這就牽涉到一個閱卷規(guī)則的問題,因為我們只有明確了閱卷者他們基本的閱卷規(guī)則,才能更好地去整理、布局自己的答案。
我們知道,在考試題型中,常規(guī)的題型有四類,有概括題、分析題、對策題和文章寫作,之所以會這樣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每類題型的答題原則不一樣,而這也就是參考答案給分的依據(jù)。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概括題的答題原則,也就是概括題答題的“虛實結合”。
1.準確性原則
所謂的“準確”,字面意思指嚴格符合事實、標準或真實情況;謂與實際或預期完全符合。在申論考試中,準確的意思就是匹配材料,說的更直白些就是“抄”,盡量保持材料原文原話,避免在你領會了材料的基本意思之后又用自己的話去表達,而這一點也是很多考生往往犯的毛病,非要跟自己過不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達,從而踩不到得分點,導致失分很多。這正是所謂的“實”。
2.全面性原則
全面,意思是指對某一物體的概括,從大體上看某一物體或事件,從整體來看某一物體或某一事件。 在申論概括題中,全面意味著要盡可能的把點寫全。到底有哪些點呢?
(1)直接引用材料原文原詞答題。
材料中的原文和原詞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一些表述規(guī)范、簡潔的詞、短語等,比如加引號、頓號或者短句子;另一部分是題目中反復出現(xiàn)的高頻詞,而且像這樣的詞要放在突出位置,也就是段首或者句首。
(2)概括加工后的詞、短語、短句子。
在申論概括題中,有一些材料是你不能夠直接抄的,或者你直接抄會抄字數(shù),這樣的材料需要你去概括,進行抽象加工,而這個加工的過程就要體現(xiàn)你答題的“實”,你需要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需要你自己概括總結,提煉出要點而不是全部摘抄。
(3)自己想到的推理分析。
之所以叫做“推理分析”,肯定是哪些材料中沒有直接明說,但是你自己卻覺得有道理而且能讀出來的內(nèi)容,這時我們也要把推理分析的點寫上,而這也是申論概括題中的“虛”。只不過,這一部分要注意后置。
做到了這三點,也就基本上做到了全面性原則。
3.簡明性原則
所謂簡明,顧名思義,就是簡單明了的意思。這里包含了兩層含義:
(1)簡單、簡潔
我們知道,申論概括題的閱卷規(guī)則是“踩點給分”,也就是說,閱卷者在閱卷是僅僅是看點,你只要有這個字眼,也就是這個點就有相應的分數(shù),即便是你前半句話和后半句話相矛盾也沒有關系。這樣的閱卷規(guī)則也就提醒我們在答題的時候要盡可能地去多踩點,但是題目又有字數(shù)限制,怎么辦呢?
可行的方法就是盡量使用詞、短語來表達,不要使用長句子,對于一些句子的修飾語統(tǒng)統(tǒng)去掉,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寫以一些空話套話。
(2)明了、清晰
明了、清晰從字面上講就是讓閱卷者清晰、快速地找到我們的踩分點,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我們分層、分點作答就可以了。很多考生在答題時喜歡不加標點,也不加序號,更不用說分層了,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怕字數(shù)不夠,而這些都是申論概括題中的大忌。
這兩點可謂是申論概括題作答過程中“虛”。
把握好了概括題的答題原則,做到“虛實結合”,我相信碰到概括題的時候你會感到容易了很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