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考點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考題位置 ①1997年理科第2題②2001年理科第2題
要點還原 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范圍、幅度和限度。
它的極限叫關節(jié)點,超出了關節(jié)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當然,也不能把“度”絕對化。
命題人說 把改革的力度、發(fā)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之一。從哲學角度講,就涉及到“度”。度的兩端叫關節(jié)點,度是關節(jié)點之內的量。度、量、質、量變、質變、量變與質變之間的關系、認識質的意義、認識量的意義,都是很重要的知識點,近年來沒有在這個知識點上出題。2007年出選擇題甚至分析題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例如:馬克思說,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的時候,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此等等。
知識拓展 事物發(fā)展的過程,經由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tài)。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qū)別于他事物的規(guī)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guī)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離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不影響事物的存在。認識量的意義:一是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區(qū)分質是認識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認識質的深化。只有精確地認識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質。馬克思說,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的時候,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二是只有正確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確估計事物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同質的事物由于數量不同,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質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區(qū)分質是認識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認識質的深化。只有精確地認識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質。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因而事物的變化表現為量變和質變兩種運動狀態(tài)。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種質態(tài)向另一種質態(tài)的飛躍,是漸進過程的中斷。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兩種基本形式或基本形態(tài),它們是有區(qū)別的、對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是:一方面,量變向質變轉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說明量變對于質變既有必要性,又有必然性,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另一方面,質變向量變轉化,質變不僅可以完成量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而且可以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這說明質變對于量變既有必然性,又有必要性,而且只有質變才有新事物的產生和世界的發(fā)展。因此,承認不承認質變,是區(qū)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發(fā)展觀的重要標志之一。
7
考點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
考題位置 1997年理科第11題
要點還原 馬克思說:“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作為過程而發(fā)展的。所謂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一切事物都處在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的過程中,凡是在歷史上產生的都要在歷史上滅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歷史上的任何東西,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據和理由,但隨著條件的改變,又會喪失其存在的根據和理由,從而轉化為其他事物。一個事物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個事物的開始,如此生生滅滅,循環(huán)不已,構成了整個物質世界永恒發(fā)展的過程。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在唯物辯證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這個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卑咽澜缈醋魇怯篮悴蛔兊募瘸墒挛锏募象w,這是形而上學的思想特征。
命題人說 考生易犯的錯誤主要在于多選E項(認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項來自黑格爾的一個命題“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存的都是合理的”,恩格斯對黑格爾的命題進行了革命改造,得出“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這一革命結論。
知識拓展 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既是很重要的知識點,也很好出題。比如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有關語錄(如上述“要點還原”中引的話),要求分析其包含的意思就是很好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