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1-10 |
第 2 頁:單選題11-20 |
第 3 頁:單選題21-30 |
第 4 頁:單選題31-40 |
第 5 頁:單選題41-50 |
第 6 頁:單選題51-60 |
第 7 頁:多選題61-70 |
第 8 頁:多選題71-80 |
第 9 頁:單選題1-20答案 |
第 10 頁:單選題21-40答案 |
第 11 頁:多選題41-60答案 |
第 12 頁:多選題答案 |
A.指由現職到離職、由軍隊到地方、由軍人到老百姓的轉變這個先導事件
B.指優(yōu)撫安置社會工作服務對象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結果,即不合理、消極地對待角色轉變,有些甚至產生過激行為
C.指優(yōu)撫安置社會工作服務對象對這一事件的非理性信念,“我被部隊拋棄了”的想法主宰著自己的思維
D.指用合理的信念駁斥不合理信念的過程,借以改變原有信念
32.優(yōu)撫工作中的撫恤指國家和社會對殘疾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等撫恤對象按照( )給予的撫恤金優(yōu)待。
A.當地規(guī)定的標準
B.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C.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
D.國家規(guī)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33.當前復員退伍軍人的需要主要集中在( )。
A.就業(yè)方面
B.健康方面
C.婚姻家庭方面
D.心理調適需要
34.( )是指協(xié)助服務對象適應新工作和新生活,順利地度過軍地轉化的過渡期。
A.軍休社會工作
B.復員退伍軍人安置社會工作
C.軍供社會工作
D.優(yōu)撫醫(yī)院社會工作
35.在優(yōu)撫醫(yī)院和光榮院社會工作中的(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類似調動積極性的教練。
A.現實辨識小組
B.動機激發(fā)小組
C.社交與娛樂小組
D.支持小組
36.12歲的王非因和朋友玩得太高興而整夜未歸。他在被父親打了一頓后,從寄宿學校逃到省城,在車站一帶露宿了一個多月。社會工作者發(fā)現王非后,將他送回家。在救助社會工作中,王非屬于( )類型的服務對象。
A.受虐兒童
B.問題兒童
C.特困兒童
D.流浪兒童
37.下列社會工作服務中,不屬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內容的是( )。
A.協(xié)助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
B.挖掘就業(yè)資源,提供就業(yè)機會
C.參與社會救助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評估
D.協(xié)助救助對象加入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
38.在社會工作結案期,當所有延長結案時間的努力都無效時,有些服務對象會表現得無精打采、失落而無助,對結束關系充滿焦慮。這種負面反應屬于( )。
A.憂郁
B.焦慮
C.否認
D.倒退
39.( )在受理居民的社會救助申請后,應當對申請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審查,不合格的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
A.街道辦事處
B.基層人民政府
C.社區(qū)居委會
D.縣級以上民政局
40.社會工作者張翔就職于某救助機構,他采用藝術治療的方式對流浪兒童進行思想轉化,通過美術、音樂、手工剪紙、雕塑等形式,引導流浪兒童參與藝術實踐和創(chuàng)造,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張翔的這種服務是針對兒童開展的( )。
A.思想教育
B.技能培訓
C.繼續(xù)教育
D.行為矯治
相關推薦: